2023年,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大家对于留学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有文章指出,留学生选择去英国的意向趋势上升,增长了11.3%,位列TOP2。
留学生一年贡献419亿英镑
英国大学联盟 (UUK) 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22学年招收的留学生为英国经济贡献了419亿英镑 (合人民币约3718亿) 的巨额收入。
平均每名非欧盟学生,对英国经济产生价值96000英镑 (合人民币约85万) 的净经济影响。
非欧盟学生学费占比超1/3
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 (HESA) 统计:2021/22学年,非欧盟学生的学费收入高达89.3亿英镑,占英国大学总学费收入的38.3%,相比五年前增长了90%。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非欧盟地区,中国学生占比30%
同样据HESA统计,2021/22学年,赴英中国学生数已涨至17万,占非欧盟学生总数的30%。按比例计算,中国学生交的学费或高达27亿 (合人民币约240亿) 英镑。
英政府:留学生还得多招
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英政府前脚刚宣布针对留学生的限制令,又紧着补上了“国际教育战略”,表示欢迎留学生赴英。
核心内容如下:致力于维持每年至少接待600000名留学生;到2030年,将教育出口增加到每年350亿英镑 (合人民币约3112亿)。
英政府解释称,限制措施是为了在「留学生给英国带来的利益」和「控制移民的承诺」之间取得平衡。
同时英政府还补充说,虽然禁止留学生结业前转换工签,但不影响“PSW”签证申请,即毕业生签证 (graduate route visa)。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还提到了三个涉及国际教育的优先事项:
扩大教育出口,并支持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保护国际招生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发展英国的全球教育。
言而总之,就是多招收留学生增加教育领域的收入。
中国留学生是“主力军”
英政府发布最新“国际教育战略”的同一天,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所 (hepi) 也发布了一份深度分析文章《为什么英国大学应保持与中国的合作》。
文中提到,在英国大学未来的国际招生中,中国仍将是主要生源地。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都不用专家分析,早从去年开始不少留学生已经能在班里看到,周围全是中国同胞了。
多所英国名校都出现了反向留学的情况,比如UCL、曼大、南安普顿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华威大学等等。
不过大家还是要客观看待——既然中国已经成为英国大学留学生的最大来源国,那么课堂上中国人多也是自然而然的。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如果说所有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是中国人,那就太过夸张了。
事实上,中国学生还是更多地集中在商科、TESOL等个别热门专业中,如果是工程、心理学等方向比较分散或者偏冷门的专业,那上课时还是不太容易碰到同胞的。
其实,在扩招这一块上,站在招生最前线的一些英国大学动作可比官方快得多啦~
选择英国留学不仅可以接受到世界上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而且还可以在闲暇之余走遍欧洲所有国家,体验到欧洲本土所特有的文化和风情。同时,还可以接受来自于不同国家的信息和思想,开阔自己认知的新层面。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国内教育的内卷化,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去国外院校接受先进的教育,实现梦想。
但留学是一件需要长期准备的事项,因此如果大家如果确定出国留学,可尽早开始了解做规划,这样可以准备得更充分,能拿到更好的录取结果。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1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