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9月19日至23日,以“碳循新工业、数聚新经济”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其中,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支持,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承办的高校展区,在工博会科技创新展区精彩亮相,参展高校和项目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走进“四叶草”,大江东工作室探访参展高校亮点成果,感受高校在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助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担当作为。
工博会上海大学展台,“脑控轮椅”项目展示。郑逸洁摄
上天下海入地,展现大学使命担当
“这是迄今高校参展工博会规模最大的一届。”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介绍,本次工博会高校展区展示面积约8600平方米,参展高校87所,其中上海高校20所、国内其他省市高校61所、国外高校6所。在参展国内高校中,“双一流”高校有45所,占比超过50%。另外,首次参展的国内外高校有20所。
整个高校展区共有参展项目815个,聚焦“低碳化发展”“数字化转型”趋势,集中展示体现高校创新策源能力的科技成果。
“在航空领域,包裹在飞机骨架外部的蒙皮,是决定飞机疲劳寿命的主承载零件。在国产大飞机上,蒙皮采用了轻量化高强度的铝锂合金新材料,最薄处仅和鸡蛋壳差不多……”在上海交通大学展台,“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双五轴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以及拓璞公司都只有简介,并不起眼,但谈起它的交大人都语带自豪。
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宇晗教授团队成员陈昊博士说,“镜像铣”是一款数控机床,用于飞机、火箭超大超薄曲面的精密加工。以前,全球仅有两个研究团队掌握这一技术。2007年,王宇晗等5名上海交大毕业的博士在学校和有关方面支持下,创办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把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的市场产品,解决“临门一脚”的问题。经过16年努力,他们研制的全球尺寸最大的12米卧式双五轴镜像铣装备,将空间精度比国际最高水平提升了一倍,为国产大飞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登月舱等解决了关键零件的工艺瓶颈。该项目被授予2022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蒙皮镜像铣削加工设备。受访者供图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陈南梁教授团队研发的“星载大型可展开天线反射面金属网材料”,同样是用于航空航天事业的“高大上”项目,在展台内因难有实物展示而不太惹眼。采用这一材料编织成的雷达天线只有头发丝三分之一粗细,展开面积却可达一个篮球场的大小,将“轻”“大”“强”等看似不可兼容的特性集于一身,已在不久前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陆地探测四号01星”上投用,其单次成像可覆盖我国近1/6国土面积。
“现代纺织不再是传统的穿衣织布,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在纺织领域扎根教学和科研近40年的陈南梁教授谈起“纺织智造”,满怀憧憬。从助力“天宫一号”“天宫二号”成功飞天的太阳能帆板“玻璃翅膀”,到研发北斗导航、“鹊桥”中继卫星的“星载天线金属网”,他和团队成员一直在为国家重大战略推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各种类型的“无人艇”,是上海大学参加每届工博会的“明星”产品。上海大学无人艇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加上有上海大学参股的高科技企业精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凝聚了一支以10名国家级人才为中坚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和一批“90后”工匠,在海上无人系统与装备领域的高速化、无人化、智能化、网络化和集群化发展方面持续用力,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连获国家级奖项。
同济大学地下工程风险云管控技术体系展示。受访者供图
有人“飞天”,有人“下海”,也有人“入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谢雄耀教授团队,在工博会上展出了结合云服务、物联网、新型监测预警手段形成的地下工程风险云管控技术体系,为轨道交通建设保驾护航。有了这项技术的加持,长江隧道做到了“滴水不漏”;上海北横通道与地铁11号线隧道最小垂直净距仅7.06米,可以这边穿越施工那厢地铁不停运;在软土地带的硬X射线大科学装置40米超深基坑工程,也可安然无虞。
西北工业大学的“高端工业仿真软件”,瞄准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重点工程需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超低相位噪声光生微波源”,有力保障我国高端制造的自主可控和原始创新;南京大学的“能源地下结构与浅层地热能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实现低成本、高能效、高品质供冷供热,成果已用于40余项大型工程,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亿元;华北电力大学的“面向高海拔光伏电站的全周期智慧建管与运维系统”,提高了高海拔地区光伏电站的建设效率、质量和安全水平;山东大学“新型纳米晶种材料及其在轻合金中的应用”,发明了系列纳米晶种材料,推动铝合金行业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在高校展区,有太多“不明觉厉”的科研成果,让人深切地意识到大学在服务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担当。“强国有我”,就凝聚在一项项有着深厚学术根基、沉甸甸技术含量的新成果里。
创新成果迭出,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北京大学展示的七八项成果中,最受欢迎的是一个“妙绘画像机器人”的小项目。观众只需上传一张照片,机器手就能将它还原成一幅速写肖像画,笔触顺序等与人的创作不尽相同,却很有几分神似,加上直观有趣易操作,人人玩得开心。
复旦大学展台前也很热闹。材料科学系顾广新团队为了推广石墨烯加热盘垫,现场做起了煎蛋,观众一面吃美食一面听顾教授介绍攻关过程和产品应用前景,很是惬意。
复旦大学开发民用石墨烯技术的团队现场为观众煎鸡蛋。姜泓冰摄
有研究“煎蛋”的教授,也有琢磨“做鞋”的。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齐立哲团队展示的模块化可重构柔性机器人生产线,能精巧地模仿人手抓取柔软布料,还能依据不同版型和尺码要求快速搭建一条新生产线。
华东师范大学“基于低场磁共振的食用油快检系统” 运用独创的二维弛豫指纹谱技术,可实现多种食用油类型区分,以及对食用油掺假的有效快速检测。上海海洋大学王成辉教授团队关注的是西藏亚东鲑鱼的繁育问题,助力亚东在西藏率先脱贫摘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工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徐宏展示可大幅提升医学检验效率的“新型编码液相世片多指标检测技术及流式点阵分析系统”。姜泓冰摄
医疗健康俨然已是各大高校科研成果最为密集的领域。对于一些专业观众而言,复旦大学展示的19项新科技成果中间,更受关注的要数葛均波院士团队开发的“xinsorb生物可降解支架”,这是国内首款应用于人体的聚乳酸冠脉可降解支架。武汉大学的“内镜精灵”,则可为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华东理工大学“载生长因子(rhBMP-2)高活性骨修复体的创制及临床应用”项目由刘昌胜院士领衔,团队瞄准骨修复的临床难题,20多年潜心研制高活性骨修复材料,相关产品已在全国800余家医院累计使用超过 30万例。
上海中医药大学演示所开发的针刺手法虚拟触觉仿真实训系统。郑逸洁摄
破圈跨界行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工博会开幕当天,环上大科技园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在高校展区举办了启动仪式,发布了优秀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和《宝山大学科技园专项政策》、“先投后股”项目及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
“上海各大高校周边,已经形成多种多样的科创生态圈,从最早设立的大学产业园,到自发出现的环同济设计产业圈、环东华时尚产业带,再到闵行区与上海交大携手建设的大零号湾、宝山区与上海大学眼下大力打造的环上大科技园,都是不断探索校企对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新机制、新模式,促进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一位专家这样告诉大江东工作室。
经过多年探索,工博会高校展区也已形成一系列丰富的活动,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不断优化、更加高效。现场既有分领域、分专业、线上线下结合开展的“创智汇”路演专场活动,也有参展高校与合作单位的合作签约和“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及成果转化主题交流活动等,建立多个思维碰撞、经验分享的平台。
今年适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高校展区组织了相关国家大学参展。大江东工作室在这里遇到了古巴哈瓦那大学的一名工作人员。据她介绍,哈瓦那大学带来了农业生物刺激剂、医用纸粘合剂、癌症免疫疗法疫苗平台等技术成果,“这是我们第二次受邀来参展了。中国发展变化很快,充满机遇,期待能在这里为我们学校的成果找到合作伙伴。”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研发的中国传统戏曲仿真表演系统。受访者供图
为顺应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提升高校参加展会的能级,主办方还创新推出“高校成果数字化展示平台”,首批上线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其他8所在沪理工类高校的208项优秀科技成果。通过这一平台,5天工博会的高校创新成果展示,延展成了面向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365天技术推介网络。
此外,上海静安区青少年科创教育联盟还在高校展区打造了科创“教室”样板间,围绕工博会主题,展示了该区中小学科创教育的成果和优势资源。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1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