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领导被誉为本世纪重大领导理论之一。它不只重视领导者行为能力的修炼,更强调了领导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情境领导理论。
情境领导理论起源:
1976年,行为学家保罗·赫塞博士和管理学家肯尼思·布兰查德首次提出情境领导理论。
他们认为: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应同下属员工的成熟程度相适应,在下属员工渐趋成熟时,领导者依据下属的成熟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取得成功。
这里成熟度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它包括两项因素:工作成熟度与心理成熟度。前者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成熟度高的个体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去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导。后者指的是一个人做某件事的意愿和动机。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鼓励,他们更多靠内部动机激励。
情境领导理论主要内容:
这个理论最重要的两部份是
一、领导的风格
二、下属的成熟度
情境领导的精髓就是要求领导者的风格与下属的成熟度相吻合。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两个部份
领导风格:
领导风格是指个体试图去影响别人的行为模式,包括指导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
指导性行为通常通过单向的沟通,来明确要完成哪些任务,怎样完成,由谁负责。也就是说,领导是决定者和解决问题的人,下属只不过是执行他的想法。
支持性行为,一般情况下,下属是主导者,是解决问题的人,领导对下属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额外的关心、鼓励等。
情境领导里将领导的风格依据指导性和支持性行为分成四个类别,分别是:
第一种风格(S1)是高指导-低支持,被称为典型的“指导”风格。在这种方式下,领导者将沟通的重点放在如何实现目标,很少的时间去表现支持性行为。使用这种方式,领导者为下属提供指导,明确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如何去完成,然后进行严格监督。
第二种风格(S2)是高指导-高支持,被称为“教练”风格。这种风格的领导,其沟通的重点既是目标的获得又是员工需要的满足。这种风格要求领导者通过给予员工支持和接受员工,从而将自己融入到员工中去。但这种方式仍然是风格S1的延续,领导者最终决定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以及如何去完成。
第三种风格(S3)是高支持-低指导,被称为“支持”风格。通过这种方式,领导者并不仅仅关心目标的完成,而是使用支持性的行为来开发员工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技能。领导者使用这种领导的方式可以使下属对日常的事务有控制权,促进问题的解决。
第四种风格(S4)是低支持-低指导,被称为“授权”风格。领导通过这种方式,使员工有很高的自信和动机来完成任务。授权型领导者会较少参与计划制定、细节控制以及任务说明。一旦就所需要完成的任务达成了共识,这类领导会放手让员工独立去完成任务,同时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
下属的成熟度:
情境领导中第二个重要部分是下属的成熟度。成熟度指的是下属的能力和意愿。但对于不同的工作任务下属的能力和意愿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里要针对一项具体的任务而定。
在一个具体的任务中,员工的成熟度可以从低到高被分成四类——D1、D2、D3、D4。
D1型的员工能力较低而意愿高。任务对他们而言是全新的,他们并不确切地知道应该如何去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面对挑战时显得比较激动;
D2型的员工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是意愿比较低。他们已经学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对这份工作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动机;
D3型员工有较高的能力但是缺乏意愿,尽管已经完全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但他们厌倦了这项工作或者对自己独立完成任务缺乏应有的自信;
D4型的员工,他们的成熟度是最高的,他们既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又具备很高的动机。
领导的风格与下属的成熟度的关系:
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领导方式要与下属的成熟度相一致,即
D1型员工:充满意愿但能力不足,领导者应给予指导;
D2型员工:既欠缺能力又欠缺意愿,领导者应给予支持和指导;
D3型员工:能力较高,但意愿有太多的变数,领导者应给予支持;
D4型员工:表现优异,领导者何不授权?
这里要注意,员工的能力和工作的意愿都并非固定不变的,就算对同一员工,在不同的情境中,领导风格也要灵活改变。
附情境领导模型: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1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