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默的石碑中读出故事,从苍老的土堆中看见帝陵。9位研究方向集中于中古时期的青年学者走出书斋,从嵩山到洛阳,用脚实实在在地触摸“中原”,从历史、文化、考古、美术等视角,导览一段不同寻常的人文之旅。
《问彼嵩洛》以一群青年学者的嵩洛文化之旅为主线,串起中原大地的名胜古迹以及那些隐于荒野、未被人知,却又藏着重要文化密码的历史现场。由新华传媒主办的第12期“市民文化客厅”12月21日在新华书店徐汇日月光店举行,9位旅者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仇鹿鸣受邀与读者面对面,讲述旅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站在今天的洛阳,回望汉魏的洛阳和隋唐的洛阳城不同的天空;带领读者穿越影视剧营造的迷雾,认识真正的嵩山少林寺;循着老子足迹,辨明真假函谷关……仇鹿鸣强调,好的旅行并非“说走就走”,而是要有一定人文准备。
“这是一本‘闲书’,和我们过去所写的专业书籍相比,这是一本面对大众的书,是我们一群业余旅游者的心得。”仇鹿鸣说,网上有句流行的话,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够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然是需要一定财力支撑的,它还有一个隐含意思就是说这个旅行是不需要准备的,最早的一个段子就是梁朝伟飞到伦敦去喂鸽子。但我要请大家注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然好,但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它可能面对的只是自然风光。人对自然风光的感受是直觉式的,比如看到沙漠、大海,感到很美、很险峻,这是直觉所感受到的。这种直觉与你的生活经验有关,生活在南方的人对南方的山水、园林没有太大惊奇,看到北方的荒漠可能会惊叹,北方人到南方来看到小山小水会觉得很美。对大多数人来说,对美的感觉是直觉式的,但人文旅行在出发前就需要有一些知识的储备。因为我们面对的景观和自然景观有很大不同,有时候看上去并不美,甚至我们看到的可能就是一个黄土堆,如何挖掘其中历史的内涵呢?”
仇鹿鸣说,这趟“问彼嵩洛”的旅行,有趣之处并不在于这是一般旅行者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实际上,集中在洛阳和嵩山附近的行程被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比较深厚而且人文气蕴比较重的所谓中原大地,有很多热门旅游点。但这些热门旅游点往往是现代人新建的“假景点”,并非真正的考古遗迹现场。这就是人文旅行的两难之处,若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很可能去到的只是商业气息浓重的新造景点,而真正的古迹现场可能又“没什么好看”。“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都希望带自己的朋友、家人和孩子去感受中国文化,但如今,一方面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另一方面又是信息污染的时代,靠搜索引擎能获得的信息很丰富,但未必是准确的。如何走出中国式旅行的误区——这个旅行就是所谓打卡式旅行和过度商业化的旅行,真正富有高历史价值的景点往往门可罗雀,需要旅行者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因此,我们这本书既不是孤独星球式的旅行指南,也不是余秋雨式的文化散文,而是希望读者能循着这本书的轨迹找到其中的知识。书里要介绍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查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目前为止一共公布过8批,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合格的中国适合人文旅行的地点。”
链接:市民文化客厅
“市民文化客厅”是上海报业集团与旗下上市公司新华传媒联手打造的文化品牌,去年11月启动,迄今已举办12期活动。
作为打通文化+、书店+资源的集聚之作,过去一年多来,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所属很多媒体的品牌活动都已经走进“市民文化客厅”。解放日报“上观读书会”、文汇报“文汇讲堂”、新民晚报“新民健康大讲堂”“新民科学咖啡馆”等都在这里亮相。读者与嘉宾在这里谈论的有接地气的健康话题,也有在云端的哲学思辨,有家长们关心的教育问题,也有孩子们喜欢的科普实践。近期,“市民文化客厅”获得“2019中国超级潜力IP”评选“优秀项目”称号。
12月18日举行的“市民文化客厅”第11期活动“我的健康我做主”,由上报集团旗下健康新媒体平台“海上名医”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共同发起启动“影响市民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社会调查,希望市民在书香中收获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健康。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1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