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与清政府签订《黄埔条约》,取得了在上海等通商五口居住贸易、租地建屋、建造教堂和派设领事的权利。
1847年1月20日,法国政府任命敏体尼(Louis Charles Nicolas Maximilien Montigny)为法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
位于法兰西外滩(今金陵东路外滩)的法国领事馆和法国邮局,摄于1870-1880年
1848年1月25日,曾任法国海军军官和法国外交部随员的敏体尼来到上海(他曾于1844年到过上海),随他同来的还有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到达上海后的第3天,敏体尼就和意大利人、江南教区助理主教赵方济(Francesco Xavier Maresca)商妥,在洋泾浜和县城之间的地界上租了一处房屋,建立领事馆。此房原是法籍罗类思主教的住宅,有3幢小楼。1848年4月,领事馆升起法国国旗。其时,上海只有法国的传教士,还没有法国商人。1862年升格为总领事馆。敏体尼和赵方济曾给上海留下深刻印记,上海的两条路——西藏南路和五原路曾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为“敏体尼路”和“赵主教路”。
从外滩望向金陵东路(右面建筑为法国领事馆),摄于1906-1908年
法国领事馆于1855年暂迁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民房,1867年迁入公馆马路2号的自建领署,有楼5层,1895年翻造。
法国领事馆,摄于190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总领馆受法国维希政府控制继留上海。战后馆址一度迁至台拉斯脱路(今太原路)300号,不久仍迁回原址。
法国领事馆,摄于1927年
1946年1月3日,法总领馆擅自押解法籍纳粹分子保罗·弗朗索瓦·卡尔平诺(Carcopino)(又译为卡可平诺)离沪,14日,上海学生30000人曾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法方侵犯中国主权,要求撤销法驻沪总领事馆。游行队伍到达金陵东路2号法国领事馆时,才发现馆内空无一人,人员都已搬迁至太原路馆址办公。
淮海中路1431号原法国驻沪总领事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1980年10月21日,法国驻沪总领事馆开馆。馆址在淮海中路1431号。
巴塞住宅,摄于1921-1931年
淮海中路1431号,原为巴塞(Basset)住宅。建于1921年。义品洋行(Credit Foncier Co.)设计。西班牙式。南立面对称、三段式构图。南、北入口门廊均用爱奥尼式柱。南入口门廊宽大而前凸,其上成为2层的平台,2层檐口用彩色釉面砖镶拼成图案。两侧墙面饰浮雕,筒瓦四坡屋面。
巴塞住宅,摄于1921-1931年
巴塞(Basset),全名为Lucient Basset,法国外汇经纪人,也曾是三发洋行大班之一。合伙人中还有一个有名的法国人,他叫法诺(R.FANO),万国储蓄会排名第一的大班。
巴塞住宅今貌
后来这里成为西班牙驻沪领事馆,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关闭西班牙领事馆。西班牙驻上海领事馆撤离后,房子被协兴毛纺织染厂老板唐君远(香港前财政司司长唐英年的祖父)收买。上世纪八十年代,法国政府租用淮海中路1431号住宅建立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并从其手里买下房子的产权。该建筑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加以保护。
淮海中路1375号
1990年7月1日法国领事馆迁至淮海中路1375号21A、23B,淮海中路1431号原馆址改为总领事官邸。
SOHO中山广场
目前,法国驻沪总领事馆在上海市中山西路1055号SOHO中山广场A座18楼。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1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