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韩国时间12月13日上午11点,在韩国忠清南道天安市的一户普通家庭里,一场家祭仪式与数千里之外的2021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同步举行。电视直播传出的低回哀乐中,87岁的徐光伟老人在身着中国国民革命军军装的父亲徐檀坡烈士画像前虔诚祭拜,遥寄哀思。
“1937年12月13日,父亲在南京英勇牺牲,他不仅是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最高军衔的军医,也可能是这场战役中唯一一位来自韩国的英烈。”越洋电话中,徐光伟激动地说。
今年的“12·13”前夕,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记者遇到了来自韩国的留学生陈陈雪,目前,她正在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整整84年前,作为中国守军中的一名韩裔军医,我的外曾祖父徐檀坡在下关江边和日寇顽强战斗,直至壮烈牺牲。”陈陈雪的讲述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要知道,在关于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的史料中,从未记载过一位韩国志士在南京英勇捐躯的事迹。公祭日当天,记者和陈陈雪远在韩国的家人取得联系,一段尘封80多年的往事就此再度清晰。
陈陈雪的父亲陈月清告诉记者,徐檀坡烈士1891年出生于韩国忠清南道,原名徐相德。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年轻的徐檀坡积极投身韩国独立运动,因为刺杀日本军政要员被日军逮捕,受尽折磨。经战友营救出狱后,徐檀坡前往中国,参加了金九先生领导的韩国临时政府,继续从事对日斗争。
来中国后,徐檀坡就读于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掌握了精湛医术。毕业后,在金九安排和推荐下,他进入国民革命军服役,先后在十九路军、第2师、第87师等部工作。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徐檀坡已担任87师军医处上校处长,成为当时中央军嫡系部队中为数不多的高级军医。
徐檀坡痛恨日本侵略者,始终战斗在抗战一线。早在1932年,他就亲历了“一·二八淞沪抗战”。1937年8月,他随部队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上海失守后,87师撤往南京,负责东南城垣外围阵地的防守。12月初,南京保卫战打响,日军第9师团等部猛攻87师防守的阵地,战况极其惨烈,大量将士被日军炮火和枪弹所伤。徐檀坡带领其他军医、护士日夜不停地抢救前方送来的伤员。
青年抗战史学者胡博根据《第八十七师阵亡官兵调查表》《南京保卫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等史料,清晰还原了徐檀坡上校阵亡前的最后24小时——
1937年12月12日下午,正在野战医院抢救伤员的徐檀坡突然收到军部下达的经下关撤退的命令。他本可遵命立即撤离,却不忍心留下百余名行动迟缓的伤员,毅然决定带着伤员一起行动。12月13日,一行人撤退到下关江边,却找不到哪怕一只渡江船只。当天下午,日军步兵第45联队先头部队杀到江边,发起冲锋。危急时刻,对军事并不熟悉的徐檀坡毅然站了出来,他振臂高呼:“弟兄们!向鬼子打呀!”身处绝地的中国士兵们在徐檀坡带领下,发起了最后的反击,骄狂的日军被暂时打退,战斗的惨烈在日军的战地记载 “血肉横飞、人人成了血人”“敌军不断蜂拥冲来,除了死斗还是死斗”中可见一斑。日军随即调动炮兵,对长江边的中国军队进行火力压制。漫天横飞的炮火中,徐檀坡和身边的袍泽坚持在最后一刻,全部壮烈牺牲。
徐檀坡在长江边阵亡时,他的妻子戴绍杰正带着两岁的徐光伟,辗转内地逃难。上世纪三十年代,徐檀坡随部队驻防南京时,娶南京姑娘戴绍杰为妻,从此落户南京。因此,在“抗战阵亡将士名录”等相关史料中,都清晰记载着徐檀坡的籍贯是“江苏江宁”,细节的缺失和错漏,使得后来的研究者误以为徐檀坡是中国人,他作为韩国裔抗战英烈的史实长期不为人知。
一直到1940年左右,在重庆逃难的戴绍杰才获知徐檀坡已在南京殉难的噩耗。抗战胜利后,戴绍杰将子女带回南京,将他们抚养长大。徐光伟在南京出生,在南京工作,直到退休。1989年,徐光伟带着女儿徐海宁、女婿陈月清等一大家子到了韩国,定居在父亲徐檀坡的家乡——忠清南道天安市。
“从小,我就常听家人说起外曾祖父从韩国到中国,矢志不渝坚持抗日的故事,说起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惨案。”陈陈雪在中韩建交的1992年出生于韩国,对中国、对南京怀着特殊感情。2016年在韩国首尔读完大学后,她来到南京,继续硕士和博士学业。“刚到南京,我就去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下关江边,全面了解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回顾外曾祖父在这里经历的血雨腥风。”
从2014年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开始,每逢“12·13”,远在韩国的徐光伟一家都会收看公祭仪式转播,同时举办隆重家祭,纪念徐檀坡烈士,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30余万死难者。
由于疫情的原因,陈陈雪今年无法回韩国参加家祭,但她在南京参加了纪念南京保卫战牺牲将士和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一系列活动。“外曾祖父在韩国被尊为‘独立有功者’。80多年前,包括他在内的大量韩国抗日志士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了不朽功勋。80多年后,作为韩国抗日英烈的后代,我将铭记历史,祈愿和平,传播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历史,为推进中韩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陈陈雪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庆 于锋 朱娜
摄像 高鑫
编辑: 刘浏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1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