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r\r\r
出国留学在中国已然成为一种潮流,这其中的付出和收获也不禁令人深思。那么,留学的经历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回报呢?
\r\r
留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行动、决心和不小的费用,同时,孩子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他自己和整个家庭的未来。正是因为这个决定至关重要,我们在决策过程中难免会掂量一下这个决定值不值得、性价比高不高。
\r\r
首先,世界正在进一步地走向全球化,我们的孩子自然也需要国际化,留学是走向国际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大部分人的留学目的国是欧美或亚洲的发达国家,选择这些国家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世界的先进生产力,简单点说,就是它们在很多方面做得比我们好,值得我们去学习。
\r\r
其次,留学是我们传统教育概念的延伸,虽然地域发生变化,读书的宗旨始终没变,所以我们飞渡重洋、负笈海外是为了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r\r
最后,我们到不同文化、语言、社会习惯的异国他乡去学习和拼搏,会收获能力的提升、知识的更新、眼界的开阔和生命的丰富。同时我想强调的是,因为留学,我们更容易成为跨语言、跨文化、跨区域、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更加符合21世纪的市场竞争需求,相较而言也更容易赢得机会。
\r\r
网上曾经流传这样一段话:“很多人都会问我出国五年到底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我告诉你们,最重要的不是英语,不是文凭,对我而言就两样东西:一是把我放到任何国家,任何我谁都不认识的地方,我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二是名车豪宅已动摇不了我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而我认为这两样足以让我受益终身。”这也是留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r\r 留学:实现自我价值的有益选择\r\r
无论你决心已定或尚在彷徨,留学的选择对你的人生来说都将是一个重大决定。它涉及你个人和家庭的多方面投入,包括时间、金钱、精力和情感,它关系到你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与你的事业和前途息息相关。我相信,每一个人在做出最后的决定之前,一定会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到底要不要出国留学?我是否应该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去发达国家留学?
\r\r
事实上,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先回答一个根本的问题:为什么留学与否在今天会成为一个如此热议的话题呢?可以说,这是全球一体化带来的必然趋势。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我们闭关自守,隔断了自己和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交流,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门打开,我们的年轻人已经和世界各国的年轻人走到了同一个舞台上,需要和全球的同龄人去竞争。
\r\r
今天,一个美国人可以很容易来中国找工作,他们到中国的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就意味着中国人少了一份工作;反之,一个中国学生也很容易到美国去留学,毕业后他们在华尔街谋到一份职业,也就意味着抢走了美国人的一个饭碗。过去我们是自己和自己比赛,规则和输赢都是我们自己说了算。但今天,我们要去和世界强队比赛,要按照国际比赛的规则去竞争,输赢由国际裁判决定。于是,我们不得不开始了解国际比赛,学习比赛规则。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认识到,自己如果要在职场上胜出,就必须掌握当今世界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和在全球范围内有竞争力的知识和职业技能。
\r\r
如今,我们出国留学,到纽约、伦敦、东京或巴黎这些国际大都市去深造,这与当初我们走进县城、省城以及到北京、上海去读书何其相似。长久以来,这些行为和决定背后的核心理念丝毫没有改变,那就是“读书改变命运”。我们背井离乡,负笈海外,或是去留学,或是去进修,或是去游历,都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教育理念的延伸和实践,教育兴邦、教育报国的信念一以贯之。唯一不同的是,我们从国内走到了国外,走进了一个拥有不同的文化、语言和价值观的新世界,要面对地缘和文化上的种种差异,应该说这是一条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之路。
\r\r
决定出国留学后,“什么时候去留学”可能是一些家长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尤其是最近两年,留学呈现低龄化趋势,家长变得越发焦虑,总想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我首先想说的是,出国留学没有一个确切的“最好的年龄”,但是有一个需要你去思考的根本问题:你到底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r\r
孩子越早去留学,他对国外的东西吸收得就越多。从语言习惯、行为举止到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他可能会更加融入当地文化,找到更多的归属感。未来还要求他再回到中国这个环境里,像中国孩子一样工作和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
\r\r
在我的个人朋友圈子里,有很多同事和朋友的小孩都是12岁以前就被带出去了,或者直接就在国外出生。这些孩子最大的特点是,他们基本上就是一个外国人了。他们的父母也会经常跟我抱怨,总觉得孩子和他们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不在一个频道上对话,相互之间难以理解。有研究显示,如果孩子在12岁之前到国外长期生活,那么当地语言也会成为孩子的母语;如果在12岁之后到其他国家去,那么孩子的母语基本上就是自己原来国家的语言了,语言也反过来帮助他保持原来的文化和习俗。
\r\r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未来一定要回到中国和家人团聚,在国内搞科研、创新创业、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的话,那么我个人认为,出去读高中、读大学就可以了。再提前的话,孩子的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基础可能就会不那么牢固。现在,如果一个人既懂中国又懂外国,既懂中文又懂外语,既懂中国的文化和理念,又懂外国的管理和思想,那么他在未来全球化的背景下会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r\r
对于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出国读书,我也有个非常纠结的过程。后来,孩子想出国读本科,认为这样会对自身有比较大的锻炼,我同意他的判断。因为如果高中就出国留学,我担心他自律性不够,动手能力不强,教育制度和学习方式也不适应,很容易被淘汰,或者说因为思想压力过大而影响身心健康。我后来就让他在北京读了一个国际学校,作为出国读本科的一个适应性过渡。
\r\r
在孩子选择留学的关键时刻,我也曾体会过跟很多家长一样的心情,也和孩子一起犹豫过、退缩过、努力过、坚持过。在他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后,我深知这条路不会平坦,知道在异国他乡他会备感寂寞和孤独,但我会为他加油,为他喝彩,为他自豪。因为这是一个“90后”年轻人自己的选择,道路虽然坎坷崎岖,但路上的风景很美,很醉人!
\r\r
我的孩子只是无数中国留学生中的一员,如果说一个留学生只是一个点,千千万万的留学生就可以形成一股巨大的社会推动力。纵观中国的近现代史,中国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往往都是和东西方思想的交汇紧密相关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绩也佐证了这一点。这或许就是当21世纪世界新格局到来时,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以及归国创业的大潮如此势不可当的原动力吧。
\r\r
我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无论是世界舞台还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都需要一种跨区域、跨文化、跨技能和跨语言的多元化的桥梁性人才。他们往往是一种“两栖动物”,能够南北迁徙,既有中国文化的熏陶,又有西方教育的洗礼。他们深谙世界发展的趋势,知道现在西方在某些方面有更加先进的技术,也明白中国有更多的发展机遇。这种东西合璧的人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职业定位,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r\r\r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1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