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庄巧生院士当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2021年高考录取正在进行中,考生及家长们最为翘首以盼的就是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7月10日,精英集团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博物馆发起人、沈阳晚报文史顾问詹洪阁,将一根特殊的“接力棒”交给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帮一张“迷路“86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找到它的特殊主人。
这张录取通知书的主人是“小麦育种之父”
詹洪阁介绍,30年来,他收藏了近百件各个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录取通知书,最久远的有近百年历史。其中,最珍贵的莫过于一张1935年的金陵大学录取通知书,系詹洪阁2010年从上海藏友手中收集而来。在他看来,这张已经86岁的录取通知书堪称文物级,它的主人是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庄巧生。庄巧生院士,在下个月就将迎来其105岁生日。
庄巧生毕生从事小麦育种与遗传研究,主持育成十多个冬小麦优良品种;积极探索改进育种方法,是国内较早倡导使用三交和复合杂交的少数育种学家之一,在推动数量遗传学和计算机在中国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及倡导改良小麦加工品质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回顾自己的一生,庄巧生曾谦虚地表示,他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育成十来个优良小麦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二是编几本与小麦或育种有关的专著,仅此而已,微不足道。”然而,这两件事加在一起,就是一件造福中国农业的大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庄巧生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女儿庄文颖成为著名的真菌学家。
录取通知书见证庄巧生与小麦的不解之缘
“事实上,对小麦事业如此热爱的庄巧生,在大学之前,却从未见过小麦。因此,这张录取通知书对庄巧生院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詹洪阁介绍,中学时期,庄巧生的学习成绩虽然优秀,但由于家境贫寒,中学毕业后,并没有参加大学入学考试。因为找不到工作赋闲在家半年多。当时,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一个福建省第三届西南地区学生奖学金的招生名额,一知道这个消息,庄巧生就去报考了。
由于高中时对生物学颇感兴趣,他决意报考农学科。1935年1月,庄巧生接到了期盼已久的录取通知书。就这样,庄巧生成为了金陵大学的学生。入学后,由于受到金陵大学学习环境的熏陶,他便与小麦结下了不解之缘。
希望这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能与主人重逢
记者看到,与如今的录取通知书相比,86年前的录取通知书显得有些粗糙。通知书是油印的,注意事项中的第一条是“入学时须呈缴中学毕业文凭”,如果学生未能按期报到,需致函学校教务处,并缴纳45元保留学额。录取通知书上还加盖了金陵大学教务处的印章。
詹洪阁表示,他希望再次借助沈阳晚报的力量,让这张意义非凡的录取通知书物归原主。
据了解,此前,通过沈阳晚报等媒体的报道,有三张20世纪60年代的“迷路”高考准考证成功找到了主人。时光荏苒,这三张准考证的主人如今都已是古稀之年,他们当年都考上了重点大学,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如今,三位老人都已经收到了各自的高考准考证。时隔半个多世纪,能重拾自己的高考记忆,他们无比兴奋,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詹洪阁表示,能将这些史料物归原主是他的愿望,也体现了收集抢救文献的价值和意义。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丁宁
本文来自【沈阳日报-沈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2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