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带什么吃的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指引学生马来西亚留学多年,每年收到学生的留言也不少。但是平常最多的,还是学生们分享过来的美食,数不胜数。之所以丰富这还是归根于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化、种族的国家,所以从古至今诞生了非常多的美食,这一期先分享在马留学生分享的。

马来卤面(Mee rebus)

马来卤面是用福建面也用的黄鸡蛋面做成的,配上辣味微甜的咖喱肉汁。肉汁由虾或牛头肉汤、青葱、柠檬草、高良姜、萨拉姆叶(印度尼西亚月桂叶)、青柠叶、古拉爪哇(印度尼西亚黑棕榈糖)、盐、水和玉米淀粉作为增稠剂制成。这道菜用煮熟的鸡蛋、虾米、煮土豆、酸橙、葱、中国芹菜、青辣椒、炸硬豆腐(tau kwa)、炸青葱和豆芽来装饰。[3]有些餐馆会搭配牛肉,虽然在小贩中心很少见,或者在上菜时在面条中加入黑酱油。这道菜也很适合沙爹。

过去,马来卤面是由移动小贩出售的,他们在杆子上提着两个篮子。一个篮子里放着一个炉子和一壶开水,另一个篮子里放着这道菜的配料。

炒粿条(Char kuey teow)

炒粿条绝对是马来西亚最欢迎的美食之一,也是东南亚最火的一道面食,这道菜必须感谢马来西亚的华人移民们。炒粿条用的食材是扁平的河粉,经猪油爆炒之后,加入黄豆酱、辣酱、扇贝、虾肉、豆芽、香葱和鸡蛋一起下锅。火候掌握对于炒粿条的味道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炒粿条是潮州人的小吃,也是马来西亚槟城潮州人的代表性美食,在马来半岛各处的茶餐室、美食中心或路边摊都可找其踪迹。香港取其谐音称作炒贵刁。

炒粿条常见于广东潮汕地区,其做法与广府人的“干炒河”基本雷同,加入蛋、血蚶、豆芽、腊肠、虾子、黑酱油,炒得色深味浓。在潮汕一带,蚶是钱的象征,有开枝散叶、荣华富贵之意,潮州人习惯将血蚶用开水烫熟,搭配鱼露而食。但在马来半岛的赤道气候中,食物保存不易,加上移居槟城的潮汕人士改变口味,利用家乡惯有的食材,再加上黑酱油及辣椒酱,炒出具有槟城特色的炒粿条。

经过百年的发展,炒粿条流传至马来半岛各地,甚至出现马来人版本的炒粿条,其马来名称也取潮州话的音译:Char Kway Teow,但特色与华人版本有所差异。经过三代华人的流传,从原本潮州风味的“潮州炒粿条”,慢慢简化成符合本土的“炒粿条”,马来半岛各州的炒粿条也开始出现些许差别。吉隆坡的炒粿条时使用的粿条较为细长,在炒制的过程中,也会添加黄面增加口感;槟城人所使用的粿条较为宽厚,主要以酱油和鱼露调味,因此颜色较浅。在霹雳州的怡保和金宝一带,甚至将炒粿条名称更换至“炒蚶蛋粉”。

红豆冰(Ais kachang)

红豆冰是一种起源于香港的夏日甜品,主要以红豆调制而成,除了是香港茶餐厅和港式快餐的常见甜品外,也可见于广东、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台湾。红豆冰是一种冰和各种豆子的混合美食,一般都是加上糖盛在小碗或小杯子里面,然后撒上奶油玉米、炼乳、果冻以及各色甜味剂,炎炎夏日很适合来一碗。

红豆冰的主要成分包括了:红豆、红糖、淡奶及冰块。红豆冰做法是将红豆与红糖煮成红豆沙,再将红豆沙冷却,当客人点餐后,红豆沙会被倒入杯内,然后放入碎冰及注入淡奶。以前的冰室和茶餐厅,有的会使用由大冰块敲碎的碎冰,有的会使用自制的刨冰,后来这些做法因成本较高而渐被淘汰,现在普遍使用制冰机造出来的冰粒或购买碎冰代替。

乌达(Otak-otak)

乌达也称乌打,是一种以鱼肉泥与各种香料混合,放进香蕉叶或亚答叶包裹后拿去炊蒸或烘烤的食品,在东南亚一带常见,也是马来西亚柔佛州麻坡的代表性美食。Otak在马来文意指“脑”,在印尼一带的乌达多以灰白色为主,看起来像人脑,因此被称为Otak-otak,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的乌达因混合了辣椒、巴拉盏、黄姜粉等香料,是呈橘红色的,且大多使用亚答叶来包裹。鱼糕、香料和洋葱块懒散地抱在一起,罩上香蕉树叶,放在木炭火上烤,等绿色的外衣被烤黑了,里面浅粉色的食材也开始变热了。吃的时候很简单,从叶子里取出来入口即可。

乌达流传自马来半岛沿海后,也随着不同种族内化成进自身的饮食文化,发展出不同派别的乌达。马来西亚乌达与印尼乌达最大的不同是混合了辣椒、巴拉盏、黄姜粉等香料,因此呈现橘红色,加上多种香料的混合,使得乌达已带有一定的咸味和辣味,当地人在享用这道美食时,是不会蘸点任何酱料。

麻坡的乌达是由当地的潮州籍华人在战前时期开始贩卖,据说早期麻坡乌达的产生为当地渔商为解决卖剩的渔获,混合娘惹善用的各式香料,将鱼肉绞碎加入黄姜粉、咖喱粉、辣椒、椰浆等香料,为了便于放进篮子叫卖,而使用亚答叶将肉馅包裹再放在炭火上烧烤。华人开始把麻坡乌达打出名堂后,马来人便开始学习,继而成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乌达的主流形式。后来当地出现越来越多乌达制造商,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意,从早前预先烤好放进竹篮里叫卖的方式演变成在摊子上现烤现卖,同时为方便旅客带回家食用,而研发出方便携带及冷藏的盒装乌达。

椰浆饭(Nasi lemak)

广受欢迎的马来风味早餐椰浆饭是一种既香又辣的饭食。在马来西亚只要走进任何一家地方风味餐馆,几乎都能发现它的身影。椰浆饭nasi lemak是在马来西亚的一道菜肴,是马来西亚的非正式国菜。传统的椰浆饭裹在香蕉叶里,基本佐料有参巴辣椒酱、江鱼仔、花生、鸡蛋等。在马来西亚,椰浆饭不仅为马来族所喜爱,华人,印度人和其他民族都喜欢把她作为正餐食用。椰浆饭由椰奶蒸饭、香斑斓叶、辣椒酱、炸花生凤尾鱼、黄瓜片和半个煮鸡蛋构成。用双层的香蕉叶和旧报纸或棕色蜡纸包裹成金字塔形状。还有其他配菜,如牛肉巴东,五香炸鸡或各种海鲜。在马来西亚,椰浆饭不仅为马来族所喜爱,华人,印度人和其他民族都喜欢把她作为正餐食用。

印度面包/印度煎饼(Roti canai)

印度煎饼是种圆扁形或方形且香脆可口的煎饼,通常有馅料的都是方形。印度煎饼师傅在制作印度煎饼过程中把面团压扁及拉伸或抛甩,但有时在制作过程中未必有抛甩的动作。印度煎饼是由印度裔移民在马来西亚为迎合当地居民口味而加以改良发明的食物,一般认为原型为印度的印度饼(Paratha),受各民族喜欢。印度煎饼有多种做法,其中一种做法是将面团和好,分成小团,然后用类似“摊桌布”的手法旋转着向上抛甩,每抛甩一次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饼坯就会变大一次,经过多次抛甩,饼坯变得很大而薄,从外向内折叠成直径五至六寸的圆形饼或五至六平方寸的方形饼,再让其落在锅上烙。印度面包整体平整而有层次感,经煎锅油煎以后,大饼会变得蓬松可口,外面一层更是鲜脆无比!

五香卤肉(Lor bak)

五香卤肉,又称虾卷,是一道流行于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华人社区的一道小吃,大部分大多将这道小吃简称为卤肉(lor bak)或五香(Ngo Hiang),前者多用于槟城一带,后者多用在马来半岛的其他地方。制作这道菜的时候,先用五味香粉卤制焖肉,然后包在豆腐皮里面,放入锅中慢煎。五香卤肉配有两种蘸料,一种是红辣椒酱汁,另一种是玉米淀粉肉汤汁。

在槟城一带,“卤肉”这词应两字分开来理解。当地人讲浓稠的沾酱称为“卤”,“肉”则是指炸五香肉卷,因此形成了“卤肉”此名称。在福建漳州一带,每逢过节及婚寿喜宴时,必定会准备卤面配上炸五香肉卷宽带亲友,五香肉卷是蘸点卤面的汤汁来食用。传至槟城一带后,卤肉与卤面被一分为二。当地贩售卤面的摊贩很少会售卖卤肉,而贩售五香卤肉的摊贩,除了售卖卤肉外,也会售卖炸鱼丸、炸鱼饼、皮蛋、炸虾饼、炸豆腐等各种炸物,再搭配浓稠且咸中带甜的卤汁酱料及辣椒酱。因此,卤肉成为搭配一般面食、小吃或下酒菜的料理。

烤鱼(Ikan bakar)

烤鱼是一道美味的海鲜烧烤,先用最重要的参巴酱腌制鱼肉,然后用香蕉叶包好,放在火上烤。这道菜很时候跟家人好友一起享用。一直以来,马来烤鱼是一道深受食客们欢迎的街边马来美食。马来西亚独有的饮食文化背景衍生出许多有特点的美食,而马来烤鱼就巧妙地融合了三大种族的饮食特点。

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烤鱼用的是炭火烧烤烹饪法。在当地烤鱼是一道著名的街边美食,一些著名的路边摊经常都是大排长龙。现在,随着马来烤鱼日渐受欢迎,已从一道街边美食变成了马来餐厅里的必吃美食之一。马来烤鱼的特点在于它酸酸甜甜的酱料,还有腌制鱼肉所用的各种香料,为这道美食增添了别有一番的风味。

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的马来烤鱼的做法,马六甲烤鱼、柔佛新山烤鱼、槟城烤鱼、东海岸区的烤鱼都是全国著名的马来烤鱼代表。因为,必须用新鲜的鱼来制作这道料理,所以,一般受欢迎的烤鱼餐厅都开在渔村的附近。一般最常见的烤鱼种类有鲭鱼、魔鬼鱼、鲳鱼、黄尾鱼、鱿鱼和虾等等。

鱼在烧烤前会用上各种香料、酱料(香茅、圆葱、蒜、姜、辣椒面、叁巴峇拉煎等)将其腌制。最后,将腌制好的鱼裹上香蕉叶后,放到炭火上烤,让这道美食吃起来有一股烟熏味。烤好的鱼外焦里嫩,肉质非常鲜嫩,再蘸上特制的酸甜酱料,吃了肯定令人眷恋不已。

炸香蕉(Goreng pisang)

炸香蕉是一道将香蕉裹上一层面糊,再放进热油里炸,酥炸后的炸香蕉外脆内软,流行于东南亚各地和南印度一带,是当地人下午茶时间或饭后所享用的甜点。炸香蕉的面糊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调法,基本上都是使用粘米粉、面粉和发粉为底,再依据各地不同的口味而加入不同的配方,在马来西亚一带有些商贩会在面糊中加入黄姜粉和肉桂粉,以增加炸香蕉的风味,也能为其添色,也有人会为了更酥脆的口感而加上玉米粉、木薯粉或硕莪粉;在泰国一带会在面糊加上椰丝或芝麻。

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人在享用前沾上芝士酱来搭配。在柔佛州的峇株巴辖一带则会将炸香蕉搭配由黑酱油、蒜蓉、指天椒、糖与花生碎而成的Sambal Kicap一同享用。

马来粽子(Ketupat)

马来粽(马来语:Ketupat)是一种东南亚传统食物,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马来族居多处欢庆伊斯兰开斋节常见这种食物,并且当成开斋节主要象征之一。马来粽子不止一口味,在大马有很多种做法。马来粽子最基本的做法是在;用棕榈叶编织一个个荷包,然后包住手掌大小的米饭团,用力压一压就成型了。吃的时候可以蘸着咖喱或椰浆牛肉一起吃。

马来粽由于制法与形状类似华人所扎的粽子,所以当地华人习惯上把它称作“马来粽”(基于相同原因,马来社群也习惯将华人的粽子称作ketupat Cina)。通常所见的马来粽大抵可分两种:一种是采用羽状棕榈叶(daun tupat)包裹的,另一种是用椰叶扎成。

专用来配食“沙嗲”的四角形粽子,也叫“都拔”,只用白米制成。包扎法是以椰子树的嫩叶,用编织草席的方法织成一只只四方形而略扁的小粽囊,仅留著上端开口,从中塞入洗净的米粒。编织多馀叶子则用以绑扎成束。

咖椰土司(Kaya toast)

咖椰吐司是一道由两片吐司、黄油和咖椰(椰子酱)组成的菜肴,通常与咖啡和水煮蛋一起食用。在新马一带,咖椰吐司通常在早餐时食用。伽椰土司吃的时候配上一杯浓浓的咖啡,绝对是一道精致的美食。很多大马本地人早餐都是吃伽椰土司配上两个软煮蛋。

据说海南移民通过改编他们之前在海峡殖民地时期停靠在港口的英国船只上准备的东西制作了咖椰吐司,咖椰酱被认为是西式果酱的替代品。

咖椰吐司的面包多数是在木炭上面烤,然后涂上黄油。按照传统享用海南早餐,应将软煮鸡蛋放入碗中,加入酱油和白胡椒调味。然后在享用之前,应将咖椰吐司大方地浸入软煮鸡蛋再吃,非常的美味。

云吞面(Wonton mee)

云吞面有很多版本,最初来自中国,后来风靡全亚洲,马来西亚最好吃的云吞面在槟城,弹性十足的鸡蛋面配上粘性十足的豆酱和猪油,再加上一勺热热的参巴酱,味道好极了。云吞面的配菜一般有:甘蓝叶、洋葱片、腌制的绿辣椒等。

云吞面最早在清末民初,广州西关一带出现。据考究,云吞面起初于宋前是用于祭祀的。直到宋代,每逢冬至,各家包馄饨祭祖,祭毕全家长幼分食祭品。富家的一盘祭祀馄饨,有十多种馅,为“百味馄饨”。南宋以后,馄饨传入市肆。初期多数是由小贩肩挑著卖。因为小贩通常在晚间到住宅区出售以应宵夜的习惯,小贩会以小木棒敲打竹板叫卖。后来一些小贩改设店铺经营,甚或加售生滚粥类。经过数十年后,成为今日的云吞面老店。云吞面在香港要到二次大战后才普及,由于中国发生国共内战,大量移民从中国大陆逃亡到香港,由于香港人口短时间内激增,有居民为了谋生而开设面档,并把广东云吞进一步演变,在云吞馅料加入大量虾肉,又以海鲜作为汤底,遂成为具有香港特色的云吞面。

云吞面一般以云吞拌面,分为汤面与捞面。汤面以灼熟面条再加入已灼熟的云吞,再配以大豆芽、猪骨、虾头及虾壳、烤大地鱼干的汤底,最后加上少许韭黄段。捞面则是通常以面条灼熟后稍剩干水后上碟再放云吞,加上青菜就成为云吞捞面,也有蚝油云吞捞面、姜葱云吞捞面、虾子云吞捞面。

马来西亚各地干捞云吞面的酱料会略有不同,在吉隆坡一带,因添加较多的老抽、生抽、蚝油、猪油等,颜色会较为暗沉;在北马的槟城一带,较少添加生抽,因此颜色较为浅白;南马的柔佛一带多加上蕃茄酱,因此颜色带点红,面条的味道略带酸甜。

马来春卷(Popia basah)

马来春卷是一种比较大个的春卷,相对于一般香脆的小吃而言,马来春卷是没有经过油煎的,所以比较健康。跟越南春卷虽然相似,但是马来春卷还是有自己的特色,配菜有大头菜、油煎葱和豆芽。

实际上马来春卷是春卷的一个延伸,起源于中国民间。而后传入马来西亚经过改良成为马来春卷。春卷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传统小吃,用薄面皮,卷上馅料,经油炸的食品。各地的馅料和大小不同,但基本是扁圆筒状。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春卷则称为薄饼(Popiah),普遍上分为炸薄饼和没有油炸的两种,里面馅料多是沙葛(凉薯)。

沙嗲(Satay)

闻名的沙嗲(SATAY)是将卤过的牛肉或鸡肉串成肉棒,然后在炭火上烧烤,佐以甜中带辣的花生酱汁,再配上黄瓜、洋葱和一种称为KETUPAT的马来饭团(裹上棕叶煮成的)一起食用。

沙嗲是一种东南亚的烤肉串,通常肉以酱汁先腌过再烤。沙嗲的食材可能是切片或切块的鸡肉、羊肉、牛肉、猪肉、鱼,其它肉类,或豆腐。沙嗲虽然经常使用竹签串肉,但比较正统的是以椰子树叶的梗串肉。沙嗲通常以木材或木炭烤,然后吃时可以再加上各种辛辣的沙嗲酱调味。沙嗲与日本的照烧、中东的卡博串类似。沙嗲在2011年CNN观众投票在世界上50个最美味的食物中排名第14。

罗惹(Rojak)

罗惹是一种蔬果沙拉,常见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华语的Rojak谐音自潮州话读音的“拉杂”(lag8 zab8),本解是杂乱无章、大杂烩的意思,也可以用于形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社会的多元文化特征。罗惹在马来文里面是“混合物”的意思,这是一道面团碎+水果+蔬菜的混合菜,大马不同的地方,配方会不太一样,但都会配有很受欢迎的虾米膏。

在马来西亚,印度罗惹包含炸面团、煮马铃薯、炸明虾,煮鸡蛋、芽菜和小黄瓜(青瓜)、凤梨(菠萝)、炸油条、脆饼、豆腐干、沙葛等食材,加上厚厚一层香辣花生酱混合而成。传统上印度穆斯林(Mamak)罗惹小贩以改装过的侧边车作为摊档销售罗惹。现在这类流动小贩多改用小货车。

典型的水果罗惹材料有小黄瓜、菠萝、芜菁(大头菜)或沙葛、芽菜、豆卜和油条。较少用生芒果和青苹果。以水、马拉盏(虾酱)、糖、辣椒和青柠汁混合成酱汁。有些会在酱汁里加入南瓜泥、酸豆或黑豆茸。把材料切粒放于碗中,与酱料搅拌,再于上面洒上碎花生或切碎的姜花茎。槟城罗惹则是马来西亚槟城的地道食品,与水果罗惹颇为相似,但加上莲雾、炸鱿鱼和蜂蜜。

叻沙(Laksa)

叻沙是一道起源于南洋的面食料理,为马来西亚的代表性料理。叻沙有非常多不同的种类,不同族群和地方的叻沙做法和味道也有极大差异,一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所指的叻沙多为咖哩叻沙(Curry Laksa)或亚参叻沙(Asam Laksa)。其中亚参叻沙在2011年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旗下的旅游网站CNNGO,选为全球50大美食中的第7名,而咖哩叻沙则被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评选为死前必尝的世界十大美食之一。

酸辣亚参鱼(Asam pedas)

酸辣亚参鱼是一种东南亚海域酸辣鱼炖菜。酸辣亚参鱼被认为来自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的Minangkabau美食,并已遍及苏门答腊岛(包括廖内、占碑、南苏门答腊)、婆罗洲(西加里曼丹)和马来半岛。

著名的槟城烹饪学校Nazlina Spice Station的创始人说,酸辣亚参鱼是她心目中大马最好吃的美食之一,这是马来西亚半岛很受欢迎的一道咖喱鱼,主要由魟鱼或淡水鱼制作而成。酸辣的配料主要是:罗子望、生姜、虾米膏、大蒜、辣椒和香草。

马来竹筒饭(Lemang)

马来竹筒饭是一道流传马来西亚、印尼、汶莱、新加坡一带米南加保族的料理,在竹筒里倒入糯米、椰奶和盐,然后放置柴火内烧烤的,为了防止糯米饭粘在竹筒壁同时也为了增添香味,在倒入糯米前会在竹筒内围一圈香蕉叶。马来竹筒饭是粘性的米饭混合椰奶在竹筒中加热而成,吃的时候配上肉和蔬菜。竹筒饭的制作比较耗费时间,挖空竹子并内衬香蕉树叶,加入米,小火慢煮而成。最终的米饭,香香的、粘粘的。

竹筒饭是马来人在佳节如开斋节、哈芝节等所享用的美食,烤制好后,将竹子剖开,取出被香蕉叶围绕的糯米饭,然后切成块再搭配咖哩、仁当(Rendang)或咖椰(Kaya)等不同的酱料享用。虽然竹筒饭的制作不难,但在都会空间难以寻获大片土地用作烧烤,且随处烧烤有触法之虑,因此除了佳节期间或到乡下地方,一般时节在都会地区难以找到此料理。

扁担饭(Nasi kandar)

Nasi kandar是一种流行的马来西亚北部菜肴,起源于槟城。它由来自印度的泰米尔穆斯林商人推广。这是一顿米饭,可以是原味或温和的味道,并配以各种咖喱和配菜。扁担饭基本上是米饭配可供选择的配料,这些配料通常包括咖喱、鱼肉、鸡蛋、秋葵等。每一样东西都像自助餐一样的,想点多少就点多少,很自由风格。扁担饭在马来西亚非常受欢迎,遍布大马全国各地,基本上是24小时营业,多数是印度裔穆斯林老板掌管生意。

Nasi kandar菜的米饭通常放在一个大约三英尺高的木制容器中,赋予它独特的香气。米饭配上小菜,如炸鸡、咖喱牛腩、牛肉丁、羊肉、鱼子、炸虾或炸鱿鱼。蔬菜菜肴通常是茄子、秋葵或苦瓜。

约翰汉堡(Roti john)

约翰汉堡是一个地道的马六甲蛋饼,流行于马来西亚、文莱及新加坡。三明治的长条面包中有烤肉碎、鸡蛋,然后沾满甜果酱。蛋黄酱、蕃茄酱、烧烤酱和辣椒酱等等,非常的美味。约翰面包以碎肉(例如鸡肉或羊肉)、洋葱、蛋、辣酱配以长法包制成,但亦有配以薄饼的版本,或沙丁鱼取代碎肉的版本。

慢煎糕(Apam balik)

曼煎粿(Apam Balik,香港和澳门又叫冷糕、台湾称麦仔煎),可能源自于福建泉州一带,是煎饼的一种,使用以发酵的面糊倒入圆形煎盘上,让面糊受热发胀而成,其馅料多以炒香的花生碎、蔗糖及罐头玉米粒为主。Apam Balik是一道盛行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汶莱、印尼、香港、台湾、福建泉州等地的街边小吃。Apam balik是带有蛋卷的煎饼小吃,配料除了糖之外,还有花生、爆米花等,这是一道不断与时俱进的美食。

在马来西亚街头所贩售的曼煎粿,可分为厚版与薄版两种,两者的做法差不多,差别在于面糊倒在煎盘上的量,煎盘以慢火低温烘烤,在一呎半宽的圆煎盘上刷上一层薄马芝琳,然后以勺子倒入适量的面糊,盖上锅盖烘烤一会,在面糊开始气泡时加入马芝琳、砂糖、花生碎和罐头玉米粒,再盖上锅盖继续烘烤,直到饼皮变脆便可铲起,对折后再切成三角状。若是薄版的曼煎粿则是使用较小型的煎盘,烘烤后直接对折,不需切片。一般马来西亚华人多贩售厚版的曼煎粿,而马来人多是贩售薄版的,在当地也有来自印度的类似糕点,称为阿榜糕(Apong),两者的不同则是阿榜糕的面糊因加上了椰浆,且烘烤的时间较短,所以口感较为软嫩且充满椰香和发酵的酸味。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街头所贩售的口味多以花生加砂糖为主,其变化主要是在其面皮上,如加入七叶兰(班兰叶、香兰叶、香林投)或火龙果的汁液在面糊上,让曼煎粿拥有不同的色泽或香味。在印尼和台湾一带则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口味,台湾所贩售的口味主要以红豆馅、奶油馅和花生馅为主,印尼则有撒上乳酪丝、巧克力碎等多种咸甜口味。

当然,马来西亚的美食不止这些,这些仅仅是部分学生分享给我们老师的,其他的美食还需学生们自己去发现。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2557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7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

  • 德国大学申请要求

    申请德国大学的条件可能会因大学和课程的要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以下是申请德国大学的常见条件: 1. 学历要求:通常要求申请者具有符合德国大学入学要求的学历。对于本科课程,通常要求申请者具有高中毕业证书或与之等同的学历。对于硕士课程,通常要求申请者具有本科学位或与之等同的学历。具体学历要求可能会因大学和课程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2. 语言要求:德国是以德语为…

    2024年4月25日
  • 申请德国大学的条件

    对留学来说,签证可以说是留学最关键的一环啦!不少同学在申请德国留学签证时遭遇了拒签 。今天就带大家揭秘那些可能导致签证被拒的五大原因,助大家顺利踏上海外求学之路~ 1️⃣ 德国大学有条件录取 部分德国大学对于德语未达标的申请人会给予有条件录取通知书,要求学生在报到时提交合格的德语证书或先通过DSH考试再决定是否正式录取。若在申请签证阶段无法提供达标德语成绩,…

    2024年5月1日
  • 香港浸会大学申请条件

    2024香港浸会大学本科介绍(国际资历) 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简称“浸大”(HKBU),创立于1956年,为香港八所重点公立大学之一,是一所立足国际的研究型博雅大学和文理型综合大学,以传媒、文、理、商管、现代中医药研发著名。香港浸会大学的传理系号称“亚洲第一传理学院”。传媒类专业及中医药专业…

    2024年4月30日
  • 出国留学需要的条件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出国留学已成为越来越多学子的梦想和选择。然而,出国留学并非易事,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那么,究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顺利出国留学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详细解读。 一、学术成绩与语言要求 学术成绩是出国留学的基础条件之一。无论是申请本科、硕士还是博士,申请者都需要提供在校期间的成绩单。一般来说,申请顶尖的学校和专业,对学…

    2024年5月3日
  • 西安大学宿舍条件排名

    回想当初刚考上大学时,最关注的事情之一,就是大学宿舍长啥样。因为这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几年的大学生活,要在怎样的环境下度过。 上床下桌?独立卫生间?空调?大储物柜?哪所大学环境好,哪所大学最“坑爹”,即使是上了大学后,我们也总忍不住想和别的学校比较一番。 这不是马上又要开学了,你的学校有没有趁着假期翻新一下宿舍呢?今天我们就盘点了西安22所高校的宿舍情况,这里…

    2024年5月1日
  • 国外大学申请要求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走出国门,攻读国外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但面对复杂的申请流程、严苛的选拔标准,很多人感到无从下手。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国外大学研究生申请的要求,帮助你迈出成功留学的第一步! 一、明确申请目标 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的申请目标。考虑自己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国家和大学。同时,了解目标国家和大学的…

    2024年5月4日
  • 纽约大学gpa要求

    上次我说有个能进NYU的2+2项目,有同学也私下找我了解过,这次就正好做个全面的介绍。 AHL美国荣誉课程,全称为American Honors Life,这是针对国内高二、高三在读,或者高中毕业生的一个项目。 因为项目毕业后能保底进入美国纽约大学(简称纽大,英文缩写“NYU”),所以AHL也经常被称为“NYU2+2”。但其实这个项目并不是NYU开设的,它只…

    2024年4月26日
  • 美国读研gpa要求

    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留学,都对GPA有很高的要求,其重要程度可以说是所有申请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项,且无可替代。没有好的GPA,申请到好学校的几率很低,除非你在某些方面有特别突出的表现。 但我们都知道,美国大学一般都是4.0分制,研究生院普遍要求申请人的GPA不得低于3.0,即学分绩评分为B,例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都要求至少3.0分的GP…

    2024年4月29日
  • 出国陪读条件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在海外读书;有些父母未来更好的发展机会,子女、伴侣在国内,依然远渡重洋。在此过程中就会涉及到需要陪读的问题。 本文就来了解下各国陪读签证 陪读问题出现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子女做主申请人,有些国家会允许子女做主申请人: 如希腊,是可以让14岁以上的未成年做主申请人; 马耳他对主申请人年龄没有限制; 韩国存款移民:对主申请人年龄没有…

    2024年5月3日
  • ucl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

    前言:这是公众号索斯英国留学关于伦敦大学学院(UCL)研究生申请条件一览的一篇文章。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是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坐落于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伦敦的心脏地带。自1826年以来,UCL一直在教学和研究上表现优异,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在教育领域的先驱精神,包括首次欢迎女性进入大…

    2024年5月3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