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强不息 爱国奉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古老的北平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下,处在白色恐怖之中。农大党组织和进步师生们在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最终迎来了北平和平解放。
1945年9月26日,国民党政府正式公布《收复区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甄审办法》,原沦陷区的毕业生、肄业生以及在校学生均为“伪学生”,要进行甄审和培训。在农学院党组织的领导下,先后召开了四次反甄审大会,迫使国民党退让,原来的“先甄审后补习”改为“一面接收,一面继续上课”。
北平大学农学院大门
1946年12月30日,北平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美抗暴游行。农学院的师生们冒着凛冽寒风赶到城里,和兄弟院校的游行大军汇合在一起。和大家一起喊出了“美国兵滚出中国去”。
参加抗暴游行
1947年,上海学生首先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迅速扩展至全国。
反迫害请愿游行队伍在新华门前
学校图书馆前的宣传标语
1948年,国民党特务、军警制造 “四·九”血案。
四九血案后,北大农学院学生在新华门前游行示威
1948年9月,国民党策划把北京高校以“保护文化”“关爱师生”的名义迁到南方,南京国民政府派飞机来北平接人,农学院几乎全部教授和教职员都坚持留下来迎接北平解放。
与解放军联欢
1948年秋,解放战争进入决胜阶段,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作出进军西藏,摧毁西方势力策划“西藏独立”的阴谋。农大老一辈校友、著名理学家任乃强,不辞劳苦,完成地形图的绘制,绘成了第一部康藏地图。1950年解放军进军西藏,贺龙苦于没有军事地图便找到任乃强,他在康藏全图的基础上为解放军绘出进军必需的地图。
任乃强
1949,军管会接管高校,北平军管会主任、市长叶剑英宴请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俞大绂及全体师生员工。
《北大周刊》载农学院解放前后
军委会关于北大农学院转移到良乡的汇报
1949年6月1日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成立后,承接起改革旧高等教育的重任。9月10日,华北高教员会党组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决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三校农学院合并,成立农业大学,决定组织筹备委员会。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学科最全的农业高等学府。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令: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成员(1949年12月12日)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通知:关于北京农业大学定名通知(1950年4月8日)
建设新中国农业的生力军和领头雁——北京农业大学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农大人:
时任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任校委会委员乐天宇
时任北京农业大学教务长沈其益
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主任的校友梁希
曾在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任教、时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的昆虫学家蔡邦华
1951年首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的孙晓村,
1960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的陈漫远
曾担任过北京农业专科学校、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的章士钊
毕业于北京农业专科学校的胡子昂
1951年,毛泽东亲自签发“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通知书”任命孙晓村为北京农业大学校长。
任命书
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师生组成兽医工作队,参加抗美援朝,农大人以自己的特色奉献支援志愿军。
抗美援朝下乡宣传队
抗美援朝志愿者兽医队
开展抗美援朝捐助活动
志愿军归国来校报告
产生于抗美援朝中的《北京农业大学师生员工爱国公约》
1952年,美国在朝鲜战场悍然发动细菌战,裘维蕃投入这个特殊战场,参加农业微生物组,负责分析从朝鲜战场和东北地区收集的病菌材料,并随同周恩来总理参加维也纳“国际和平大会”,向外国记者解答美国细菌战相关问题。美国细菌战激起全世界人民的公愤,最终“细菌将军”李奇微下台。
配图:反细菌战调查材料
裘维蕃给寿长社员讲课
裘维蕃(左)赴德国莱比锡参加反细菌战展览会专家组活动
1956年,国家对技术职务任命制度进行探索性改革,高校系统中被称为“学术地位最高标尺”的一级教授由此诞生。北京农业大学10位教师评为一级教授,数量仅次于北京大学。
戴芳澜
俞大绂
沈其益
陆近仁
周明牂
林传光
娄成后
李连捷
黄瑞纶
熊大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院长孙晓村和副院长沈其益在全国人代大会上作《改革高等农业教育的三大关键》的联合发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代表合影
1978年,科教事业迎来了春天,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转机。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批示下,分别从河北涿县、邢台先后搬回北京原址办学。
返校场景
校门门牌林立
厕所被改造成为教师办公室
土化174阶梯教室被用芦苇隔成七间,住着七户教师
造在楼梯口用席子围成的“政治课教研组”
许多教师和教工住在这般破旧的房子里,被人称为“贫民窟”
1995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一所规模更大、学科设置更趋综合化的新型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中国农业大学正式成立大会
第五章 扎根大地 科学为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农大人穷根究底、睿思敏行、抛家舍业、无私奉献,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逐步解决了人民群众“吃得饱”问题,明显改善了老百姓的食物结构,显著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1945年,蔡旭赴美学习,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深造,并奔波于堪萨斯州、华盛顿州等几个美国产麦区进行调研,搜集各类农学资料和种子资源。及至回国,他已搜集了3000多份小麦品种资源,长期以来我国的小麦种子资源是三万至四万份,最开始收集时只有一万多份。“蔡旭一个人就带来了近1/10,他是我国目前一次性引进国外种子资源最多的人。”
蔡旭向农民介绍小麦展品
蔡旭在北京郊区麦田工作
蔡旭教授主持的小麦育种研究组,育成抗锈、抗寒、高产、稳产良种东方红1、2、3号,农大183、农大139、农大311等小麦良种,在华北各省及京郊大面积推广,年平均推广面积达到1300万亩,以一年每亩平均增产50斤计算,每年增产粮食6亿斤,累计达2亿~3亿亩。
蔡旭和学生在小麦试验田考察
蔡旭住院期间还在工作
1951年,为建设西藏,中央决定派遣一只科学工作考察队进藏,李连捷毫不犹豫,毅然承担农业科学组的工作。
李连捷在西藏
1958年,李竞雄亲手育成的第一批玉米双交种在全国各地开始试种示范,深受各地农民的欢迎。李竞雄带领农大师生率先在国内推动杂交种子的科技攻关,把从国外引进的优良自交系提供给许多育种单位,促使新中国玉米育种事业“百花齐放春满园”。山西自1960年开始,在短短的五年内,农大号玉米双杂交种推广种植500多万亩,占当时全省玉米总面积的半数以上。
李竞雄
西区校园里的李竞雄雕像
20世纪50年代,我校研制的20马力万能自动底盘拖拉机等农机装备得到了国家领导人肯定。
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参观拖拉机
1952年,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通过全国高考,考入了新成立的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学习,后来成为一元纸币上的“女拖拉机手”。
在校学习期间的梁军
大名县东半部处于黄河故道,长期风沙肆虐,人民苦不堪言。解放后,虽经不懈治理,大名县五十六万亩沙质土壤仍瘠薄低产,几十万农民难脱贫困。一九八六年,北京农业大学教授陶益寿、副教授张起刚等二十四位教师率领部分大学生和研究生直奔穷乡僻壤,向贫瘠宣战。大名县永记他们付出的艰辛和劳动,并决心遵照他们的意愿,科教兴农,振兴大名。他们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大名人民心中!
大名治沙碑
1973年,按照周恩来总理指示,北京农业大学师生奔赴河北曲周,开展黄淮海平原科学治碱大会战,从1973年起的46年间,从改土治碱到科技小院,我校师生持续扎根燕赵大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接续奋斗中形成了“责任 奉献 科学 为民”的“曲周精神”。“曲周精神”秉承我校百年历史积淀形成的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追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魄力,深刻诠释了“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是新时代师生“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生动写照。46年来,从曲周实验站走出了石元春、毛达如两位校长,石元春、辛德惠、张福锁三位院士,为中国农业大学和其他地方培养了100多名教师、300多名研究生。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
盐碱地旧貌
石元春、辛德惠、毛达如、林培、陶益寿、雷浣群、黄仁安等人进驻曲周重碱区曲周张庄村
张庄大队的原大队部,进驻后的最早住房
辛德惠把一生献给了曲周,把为人民服务当作座右铭,最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先生的一部分骨灰被安葬在曲周实验站,图为辛德惠
农民拿着麦穗的喜悦
1988年,试验区的农民自发集资为农大立碑。这是新中国的高校历史上第一次从人民群众那里得到石碑。曲周农民们几块钱、几毛钱地把钱攒起来,请人为农大刻了石碑,送到北京,立在校园里。
改土治碱碑
1996年6月28日, 代表沧州人民深情的“沧州铁狮”落户农大校园,赞扬以王树安为代表的中国农大老师十余载矢志不移地探索试验、示范,使吨粮田、节水麦、开心棉等2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成果获得成功。
沧州铁狮
王树安在田间讲小麦吨粮田
王树安在玉米地里给学生上课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几十年前石羊河流域的真实写照。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带领师生们先后在民勤小坝口、武威沙漠公园、民勤薛百农技站和邓马营湖等地开展农业节水试验,跟当地的村民一起住简陋的小平房,自己拉车取水,自己做饭,睡土炕。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揭牌,正是因为有了农大师生在石羊河的科技攻坚和治水之举,人们突然惊喜地发现,石羊河的来水量增加了,生态环境质量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民勤盆地地下水位持续缓慢回升。
康绍忠带领师生开展农业节水试验
石羊河实验站前身
曾一度消失的青土湖,如今在沙漠深处奇迹般恢复了波光粼粼的美景
2009年起,中国农业大学相关师生陆续来到梨树县从事黑土地保护利用与信息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工作,在李保国的带领下,成功探索出集黑土地保护和高效可持续利用于一体的梨树模式,得到习近平总书记认可。
总书记与李保国老师交谈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合作共建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基地。并以基地建立为契机,建立了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农大教授带领研究生,从实验站更进一步,深入基层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乡村服务。经过十年的不懈探索,逐步探索出了全新的农业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科技小院模式。
科技小院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档案与校史馆
编辑|叶静雅
责编|于哲 姜萍萍 高云霄
RECENTLY RELEASED
发布!中国农大2022年高考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一图读懂】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一路上“吃大饼咸菜,睡冰冷土炕 ……”
这些农大师生,提出开垦南泥湾!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3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