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简介
焦艳鹏,男,1979年6月生,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市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经天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环境犯罪治理研究中心主任。2022年经遴选成为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成员。
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焦艳鹏2011年获澳门大学刑法学博士学位,为澳门大学校史上首个法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曾任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环境法学副教授(2011年)、硕士生导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挂职),重庆大学法学院刑法学教授(2015年)、博士生导师、刑法学科负责人,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法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18年)等学术与党政职务。
研究领域及主要成果
焦艳鹏以多学科视角与宽领域知识,长期专注于环境法学与刑法学的交叉研究,在生态法益理论、环境刑法学、环境犯罪的多元治理等问题上具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出版与发表了《刑法生态法益论》、《生态文明保障的刑法机制》(《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等系列成果,并在上述领域主持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高水平项目。相关研究成果曾获董必武奖、孙国华奖、方德法治研究奖等行业内奖励。主笔撰写的法治类研究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相关研究成果与建议在《刑法修正案(十一)》、《生物安全法》等的立法活动中得到体现。
人才序列及评奖评优
焦艳鹏获评上海市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022),天津市领军人才(2019)、中央政法委、教育部“双千计划”(2013年);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重庆市“百人计划”特聘专家(2016)等。被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重庆市法学会等作为候选人推荐参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行业内评奖评优活动。焦艳鹏同时还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副会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等。担任《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刑事卷)主撰稿人。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的评审与鉴定专家。担任上海、安徽、广西、青海等地司法机关或政府的咨询专家或法律顾问。
近年来的主要工作
焦艳鹏虚怀若谷,积极延揽各方优秀人才,在他的努力下,华东政法大学在两年时间内先后从海内外著名高校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全职引进高水平学术人才7名,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5名,博士后出站人员2名,快速组建了一支在国内堪称一流的法学研究队伍,其团队在环境刑法研究领域占领了国内制高点并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与能力。
2022年以来,焦艳鹏领导的环境刑法团队转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项目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新增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团队成员目前在研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项,其它省部级项目若干,累计科研经费近200万元,团队成员发表各类高质量学术论文十多篇,在国内引起高度关注。
焦艳鹏领导的华政环境刑法团队积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素养。2022年10月16日,环境刑法团队成员线上线下集中收听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本年度,团队成员累计召开或参加学校、学院及相关机构组织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30余场次,提交学习报告、总结报告等各类文本数十份,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022年11月,焦艳鹏受聘担任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首届听证员,同月,焦艳鹏为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班子成员进行法治讲座。2022年10月4日,焦艳鹏教授为上海市松江区第一中学300多名高中生进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铸牢当代中学生爱国魂魄”的公益讲座。焦艳鹏多次接受《法治日报》等媒体的法治话题采访,宣传普及了法治思想与法律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责任编辑:汪 溥 王洁莹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32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