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学院医学电子工程

软体机器人,通常由具有类似皮肤和肌肉组织柔韧性和顺应性的材料构成,可通过形变有效吸收碰撞中释放的大部分能量,展现出超强的适应性、灵敏度和敏捷性。

凭借其材料模量与人体自然组织高度兼容的天然优势,软体机器人尤其适用于可穿戴和植入式应用。

然而,要充分挖掘其潜能,必须实现传感、驱动、控制、能源供应及通信等核心组件的无缝集成。

▍开发更先进可穿戴与植入式软体机器人,难点有哪些?

对于可穿戴和植入式软体机器人,设备的尺寸与侵入程度往往是设计的关键。

一般而言,较小的尺寸可以带来更好的便携性,但同时也对设计、制造、控制提出了更高的复杂性要求,并受到能源供应的限制。

图1 不同类型的可穿戴和植入式软体机器人在规模和侵入性方面的差异比较

降低侵入性,可以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并减轻手术等应用的复杂度和潜在风险,但对设备的小型化及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更先进可穿戴与植入式软体机器人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制造、控制、电源和材料等方面的创新。

那么,当前这一领域的具体进展如何呢?

近日,来自加州理工学院高伟教授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就可穿戴和植入式软体机器人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聚焦于康复、辅助、器官模拟、手术辅助及治疗等多元化应用领域,该研究团队不仅深入讨论了当前软体机器人行业面临的复杂制造工艺、响应性材料集成以及稳健控制策略的需求等挑战,还重点介绍了材料科学、驱动与感知机制以及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此外,他们还展望了软体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广阔前景,剖析了关键挑战,并提出了潜在解决方案。

图2 论文发表相关信息

该研究的相关论文成果已以“《可穿戴和植入式软体机器人》(Wearable and Implantable Soft Robots)”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的《Chemical Reviews》期刊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加州理工学院博士生银树焜和Dickson Richard Yao,通讯作者为加州理工学院医学工程系教授高伟。

▍软体机器人技术综述:驱动机制、材料与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

从微创手术的精确微运动到康复设备的强力处理,执行器作为软体机器人的核心,能够助力其实现多种功能。

合适的执行器对于软体机器人的制造复杂性、传感精度、控制精度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文章中,该研究团队对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机制、关键材料以及先进制造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综合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其运行原理、优势和局限性。

驱动机制

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机制是其实现复杂运动和功能的核心。目前,多种驱动机制已被开发并应用于软体机器人中,包括但不限于气动/液压弹性体、磁性弹性体、牵引线驱动、介电弹性体、液晶弹性体、形状记忆聚合物和凝胶等。

这些驱动机制各有特色,如气动/液压弹性体以其简单性和产生巨大力量的能力著称,而磁性弹性体则能实现远程和精确控制。牵引线驱动系统则模仿生物体的自然运动机制,具有高抗拉强度和轻质结构的特点。介电弹性体响应电刺激快速变形,而液晶弹性体则对温度和光等刺激敏感,展现出可逆、可控的驱动特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和凝胶则分别通过外部刺激和自身特性实现形状变化和驱动。

关键材料

软体机器人的材料选择对其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理想的软体机器人材料应具备高灵活性、高强度和耐用性,同时保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硅树脂、聚氨酯和水凝胶等材料因其独特的机械性能和适用场景而被广泛应用于软体机器人中。硅树脂以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和耐用性成为气动/液压和介电弹性体执行器的首选材料;聚氨酯则因其高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在更强大的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水凝胶则因其高含水量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图3 按材料类型分类的软体机器人驱动机制

制造技术

制造技术的进步对软体机器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制造工艺难以满足软体机器人对高空间分辨率和复杂材料排列的需求,因此减材制造、成型制造和增材制造等技术应运而生。其中,3D打印技术以其按需数字化制造复杂结构的能力,在软体机器人制造中展现出巨大优势。多材料3D打印技术更是通过高空间和成分精度集成不同材料,增强了打印对象的复杂性和功能性。这些先进的制造技术为软体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新进展

尽管软体机器人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效率、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如何开发更具生物相容性和耐用性的新材料;以及如何优化制造工艺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等。

▍软体机器人感知方法:外部传感、本体传感与多模态融合

软体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其感知能力的提升对于实现更高级的功能至关重要。由于软体机器人的顺应性和形态特点,传统传感器如编码器、金属或半导体应变计及惯性测量单元(IMU)难以直接应用。因此,开发适应软体机器人特性的感知方法成为研究热点。

文章中,该研究团队对外部传感和本体传感、温度传感、生物化学传感、电生理传感以及多模态传感等几种常用的软体机器人感知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

外部传感与本体传感

外部传感和本体传感是软体机器人感知环境及自身状态的重要手段。外部传感器收集环境信息,如压力、应变和温度,而本体传感器则监测机器人内部的变形情况。这些传感器与执行器协同工作,使机器人能够智能地解释环境刺激并调节其动态,实现快速响应和精确任务执行。例如,集成触觉传感器的软体手套能够分解复杂的抓握特征,为机器人提供触觉感知能力,进而增强其抓握和操纵能力。

图4 软体机器人的外部传感和本体传感

温度传感

温度传感在软体机器人技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使机器人能够精确控制、监测环境变化并增强安全性。通过采用热电偶、电阻温度检测器和红外传感器等技术,软体机器人能够准确测量周围环境和自身结构内的温度变化。这些传感器需具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长期稳定性,以适应软体机器人表面的各种运动和变形。温度传感在医疗诊断、环境监测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化传感

生化传感能够提升软体机器人的感觉、诊断和治疗功能,通过感知化学信息并与之互动,为软体机器人带来革命性变化。例如,利用工程细菌开发的软体机器人夹持器能够实时检测和反馈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为环境监测和污染检测提供新途径。此外,模仿人类味觉和嗅觉的生化传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食品质量控制和机器人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生理传感

电生理传感使软体机器人能够通过利用和解释电信号与人体和环境建立联系,可用于进一步探索医疗保健和康复等领域的生物医学应用。例如,可穿戴EEG纹身电子设备能够实时增强大脑-AI闭环系统的机器决策能力,而3D打印的折纸干电极则无需导电凝胶或粘合剂即可实现心电图监测。这些技术为机器人提供了更自然、直观的交互方式,增强了其在医疗和人机协作中的能力。

多模态传感

多模态传感将不同的传感模块集成到软体机器人平台中,实现了对多种环境刺激的同步感知和综合分析。例如,集成触觉、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的可拉伸假肢皮肤能够为使用者提供高度局部的机械和热皮肤样感知,而具有全打印多模态传感功能的软体电子皮肤则可用于电生理记录、触觉感知和危险物质检测。多模态传感技术为软体机器人提供了更全面的感知能力,使其在复杂环境中表现出更高的智能和适应性。

目前,软体机器人的感知方法正朝着多元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外部传感、本体传感、温度传感、生物化学传感和电生理传感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软体机器人将能够更准确地感知环境变化和自身状态,实现更高级的功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软体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软体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未来发展充满机遇,但也伴随着挑战。目前软体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正经历着变革性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驱动机制、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创新

未来,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机制将更加高效和多功能,生物混合致动器等创新技术将融合活体组织与非生物材料,创造出适应性更强、反应更灵敏的系统。

同时,新型执行器的开发将提高运动控制的精确性和效率。

在材料方面,兼具灵活性、强度、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响应性的新兴材料将为软体机器人与生物组织的无缝交互提供可能。液晶弹性体和水凝胶等材料的进步将显著提升软体机器人的变形能力和环境适应性。

此外,先进的制造技术如3D打印、软光刻和卷对卷处理将推动软体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并保持其精度和可重复性。

软体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

软体机器人的智能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未来的软体机器人将具备多功能性和可重构性,能够自主运行、处理不可预测的情况并执行复杂任务。集成传感器阵列和高分辨率传感器将提高软体机器人的感知能力,使其能够实时监测生理参数并响应环境变化。

同时,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的应用将使软体机器人具备实时决策和自适应控制能力。具身人工智能的原则将指导软体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使其能够在动态和复杂环境中实现生物启发的人工智能。

能源与可持续性挑战

能源效率与可持续性是软体机器人长期运行的关键挑战。

未来研究将致力于开发高效、轻便、紧凑的电源解决方案,如生物燃料电池和柔性电池,以提供持续电力并保持软体机器人的灵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同时,提高执行器和传感器的能源效率将延长软体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并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此外,开发可持续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3559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11日

相关推荐

  • 悉尼大学传媒介绍

    作为大学的头牌专业之一,悉尼大学传媒学科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稳居第21位,全澳排名第一,同时,其毕业生就业率在世界前五中也占领了一席之地。 然而,在中国,却鲜有过来人分享媒体专业的讯息。一是因为澳洲大学素来以工科、医学闻名世界,人文学科所受到的关注自然少了许多;二是传媒学科(本科)对于申请者有着非常严格的学术和语言要求,同时对比起大多数三年制的专业,传媒四年…

    2024年11月19日
  • 成都美国留学机构_成都美国留学机构哪家好

    选择一家合适的留学机构对于专科生来说非常重要。在选择留学机构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需求和目标,选择一家具有良好口碑和丰富经验的机构,为自己的留学之路保驾护航。下面是成都专科国外留学机构推荐,一起来看看吧。 新航道前程留学作为一家专业的留学机构,拥有丰富的留学申请经验和资源。他们与全球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能够为专科生提供更多的留学选择和机会。同时,新航道…

    2024年2月2日
  • 江西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_江西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一本

    1、南昌大学: 是一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校友会综合排名70 计算机考研初试科目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2023年计算机技术复试分数线为:328 2、江西师范大学: 是一所由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

    2024年3月21日
  • 天津理工大学算好大学吗

    又是一年高考季,分数线公布的那一刻,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都悬了起来。天津今年本科录取分数线为475分,这个数字承载着多少人的期望与梦想啊!而在众多高校中,天津理工大学无疑是许多考生心中的热门选择。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被亲切地称为"天理"的学府,感受它的魅力与底蕴。 从1978年的天津理工学院到2004年正式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天理用短短几十…

    2024年11月4日
  • 东国大学庆州校区招生简章

    一、学校介绍 东国大学主校区位于韩国首尔,其名取"东方之国"之意,是韩国佛教宗派曹溪宗创办的一所私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06年,其前身是以“教育救国”为目的开办的明进学校。现设有13个单科大学和11个研究生院。东国大学人文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一直稳居韩国高校前列。尤其以新闻传媒、戏剧电影而闻名。 东国大学拥有全韩国先进的影视教学…

    2024年10月13日
  • 英国巴斯大学好吗录取条件高吗_英国巴斯大学好吗录取条件高吗知乎

    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是一所以科研为向导的英国顶尖名校,科研实力被评定为世界领先。巴斯大学是全英前10的著名学府,历年最高排名全英第4(分别于2003年和2015年)。成立于1966年,现任校监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三子 – 爱德华王子, 威塞克斯伯爵。据立思辰留学介绍大学位于英格兰南部的世界遗产城市-巴斯。根据英国各媒体…

    2024年3月5日
  • 詹姆斯麦迪逊大学计算机系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英文简称:UW–Madison),创建于1848年,是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市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学府。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被誉为公立常春藤大学,在2023年被评选为《U.S. News & World Report’s》最佳公立大学第12名,有20位诺贝尔奖…

    2024年10月10日
  • 难度低的日本艺术大学有哪些

    不知学艺术的同学有没有这样的烦恼? 技能点满格了,但是语言却落下了, 难道就没有好学校可以考了吗? 不用担心, 有不少学校不需要提交日语成绩便可出愿。 跟着Kaku酱一起check一下吧~ 01 东京艺术大学 大学院 ◉ 美术研究科:无日语要求 (グローバル/アート/プラクティス专业需要提供英语成绩证明) ◉ 映像研究科:JLPTN1~N5成绩皆可 02 多…

    2024年1月12日
  • 日本的大学制度

    日本的学制、学位 你搞明白了吗? 看完后包你通透! 想要到日本留学的朋友 是否对日本的大学学制存在疑惑呢 甚至已在日本就读的人之中搞不清 学制学位的也大有人在 但其实这是一个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 虽然日本的教育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致 而大家最容易混淆的则是日本的高等教育阶段 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日本的高等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以及其学制 学位等一系列到日本留学…

    2024年10月21日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预科班

    项目介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办美国TOP100名校预科项目,该项目是为中国高中生量身定制的赴美留学的预备课程。面向美国百强名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和素质,以充分适应美国先进教学模式,顺利完成海外高等教育,赴美留学部分专业课程可免修,最大限度降低学生在海外学习的紧迫感与留学成本。 项目优势: ◆全国首家签定保分协议的留…

    2025年1月6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