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学院医学电子工程

软体机器人,通常由具有类似皮肤和肌肉组织柔韧性和顺应性的材料构成,可通过形变有效吸收碰撞中释放的大部分能量,展现出超强的适应性、灵敏度和敏捷性。

凭借其材料模量与人体自然组织高度兼容的天然优势,软体机器人尤其适用于可穿戴和植入式应用。

然而,要充分挖掘其潜能,必须实现传感、驱动、控制、能源供应及通信等核心组件的无缝集成。

▍开发更先进可穿戴与植入式软体机器人,难点有哪些?

对于可穿戴和植入式软体机器人,设备的尺寸与侵入程度往往是设计的关键。

一般而言,较小的尺寸可以带来更好的便携性,但同时也对设计、制造、控制提出了更高的复杂性要求,并受到能源供应的限制。

图1 不同类型的可穿戴和植入式软体机器人在规模和侵入性方面的差异比较

降低侵入性,可以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并减轻手术等应用的复杂度和潜在风险,但对设备的小型化及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更先进可穿戴与植入式软体机器人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制造、控制、电源和材料等方面的创新。

那么,当前这一领域的具体进展如何呢?

近日,来自加州理工学院高伟教授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就可穿戴和植入式软体机器人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聚焦于康复、辅助、器官模拟、手术辅助及治疗等多元化应用领域,该研究团队不仅深入讨论了当前软体机器人行业面临的复杂制造工艺、响应性材料集成以及稳健控制策略的需求等挑战,还重点介绍了材料科学、驱动与感知机制以及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此外,他们还展望了软体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广阔前景,剖析了关键挑战,并提出了潜在解决方案。

图2 论文发表相关信息

该研究的相关论文成果已以“《可穿戴和植入式软体机器人》(Wearable and Implantable Soft Robots)”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的《Chemical Reviews》期刊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加州理工学院博士生银树焜和Dickson Richard Yao,通讯作者为加州理工学院医学工程系教授高伟。

▍软体机器人技术综述:驱动机制、材料与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

从微创手术的精确微运动到康复设备的强力处理,执行器作为软体机器人的核心,能够助力其实现多种功能。

合适的执行器对于软体机器人的制造复杂性、传感精度、控制精度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文章中,该研究团队对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机制、关键材料以及先进制造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综合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其运行原理、优势和局限性。

驱动机制

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机制是其实现复杂运动和功能的核心。目前,多种驱动机制已被开发并应用于软体机器人中,包括但不限于气动/液压弹性体、磁性弹性体、牵引线驱动、介电弹性体、液晶弹性体、形状记忆聚合物和凝胶等。

这些驱动机制各有特色,如气动/液压弹性体以其简单性和产生巨大力量的能力著称,而磁性弹性体则能实现远程和精确控制。牵引线驱动系统则模仿生物体的自然运动机制,具有高抗拉强度和轻质结构的特点。介电弹性体响应电刺激快速变形,而液晶弹性体则对温度和光等刺激敏感,展现出可逆、可控的驱动特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和凝胶则分别通过外部刺激和自身特性实现形状变化和驱动。

关键材料

软体机器人的材料选择对其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理想的软体机器人材料应具备高灵活性、高强度和耐用性,同时保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硅树脂、聚氨酯和水凝胶等材料因其独特的机械性能和适用场景而被广泛应用于软体机器人中。硅树脂以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和耐用性成为气动/液压和介电弹性体执行器的首选材料;聚氨酯则因其高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在更强大的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水凝胶则因其高含水量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图3 按材料类型分类的软体机器人驱动机制

制造技术

制造技术的进步对软体机器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制造工艺难以满足软体机器人对高空间分辨率和复杂材料排列的需求,因此减材制造、成型制造和增材制造等技术应运而生。其中,3D打印技术以其按需数字化制造复杂结构的能力,在软体机器人制造中展现出巨大优势。多材料3D打印技术更是通过高空间和成分精度集成不同材料,增强了打印对象的复杂性和功能性。这些先进的制造技术为软体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新进展

尽管软体机器人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效率、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如何开发更具生物相容性和耐用性的新材料;以及如何优化制造工艺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等。

▍软体机器人感知方法:外部传感、本体传感与多模态融合

软体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其感知能力的提升对于实现更高级的功能至关重要。由于软体机器人的顺应性和形态特点,传统传感器如编码器、金属或半导体应变计及惯性测量单元(IMU)难以直接应用。因此,开发适应软体机器人特性的感知方法成为研究热点。

文章中,该研究团队对外部传感和本体传感、温度传感、生物化学传感、电生理传感以及多模态传感等几种常用的软体机器人感知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

外部传感与本体传感

外部传感和本体传感是软体机器人感知环境及自身状态的重要手段。外部传感器收集环境信息,如压力、应变和温度,而本体传感器则监测机器人内部的变形情况。这些传感器与执行器协同工作,使机器人能够智能地解释环境刺激并调节其动态,实现快速响应和精确任务执行。例如,集成触觉传感器的软体手套能够分解复杂的抓握特征,为机器人提供触觉感知能力,进而增强其抓握和操纵能力。

图4 软体机器人的外部传感和本体传感

温度传感

温度传感在软体机器人技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使机器人能够精确控制、监测环境变化并增强安全性。通过采用热电偶、电阻温度检测器和红外传感器等技术,软体机器人能够准确测量周围环境和自身结构内的温度变化。这些传感器需具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长期稳定性,以适应软体机器人表面的各种运动和变形。温度传感在医疗诊断、环境监测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化传感

生化传感能够提升软体机器人的感觉、诊断和治疗功能,通过感知化学信息并与之互动,为软体机器人带来革命性变化。例如,利用工程细菌开发的软体机器人夹持器能够实时检测和反馈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为环境监测和污染检测提供新途径。此外,模仿人类味觉和嗅觉的生化传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食品质量控制和机器人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生理传感

电生理传感使软体机器人能够通过利用和解释电信号与人体和环境建立联系,可用于进一步探索医疗保健和康复等领域的生物医学应用。例如,可穿戴EEG纹身电子设备能够实时增强大脑-AI闭环系统的机器决策能力,而3D打印的折纸干电极则无需导电凝胶或粘合剂即可实现心电图监测。这些技术为机器人提供了更自然、直观的交互方式,增强了其在医疗和人机协作中的能力。

多模态传感

多模态传感将不同的传感模块集成到软体机器人平台中,实现了对多种环境刺激的同步感知和综合分析。例如,集成触觉、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的可拉伸假肢皮肤能够为使用者提供高度局部的机械和热皮肤样感知,而具有全打印多模态传感功能的软体电子皮肤则可用于电生理记录、触觉感知和危险物质检测。多模态传感技术为软体机器人提供了更全面的感知能力,使其在复杂环境中表现出更高的智能和适应性。

目前,软体机器人的感知方法正朝着多元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外部传感、本体传感、温度传感、生物化学传感和电生理传感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软体机器人将能够更准确地感知环境变化和自身状态,实现更高级的功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软体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软体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未来发展充满机遇,但也伴随着挑战。目前软体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正经历着变革性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驱动机制、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创新

未来,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机制将更加高效和多功能,生物混合致动器等创新技术将融合活体组织与非生物材料,创造出适应性更强、反应更灵敏的系统。

同时,新型执行器的开发将提高运动控制的精确性和效率。

在材料方面,兼具灵活性、强度、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响应性的新兴材料将为软体机器人与生物组织的无缝交互提供可能。液晶弹性体和水凝胶等材料的进步将显著提升软体机器人的变形能力和环境适应性。

此外,先进的制造技术如3D打印、软光刻和卷对卷处理将推动软体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并保持其精度和可重复性。

软体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

软体机器人的智能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未来的软体机器人将具备多功能性和可重构性,能够自主运行、处理不可预测的情况并执行复杂任务。集成传感器阵列和高分辨率传感器将提高软体机器人的感知能力,使其能够实时监测生理参数并响应环境变化。

同时,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的应用将使软体机器人具备实时决策和自适应控制能力。具身人工智能的原则将指导软体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使其能够在动态和复杂环境中实现生物启发的人工智能。

能源与可持续性挑战

能源效率与可持续性是软体机器人长期运行的关键挑战。

未来研究将致力于开发高效、轻便、紧凑的电源解决方案,如生物燃料电池和柔性电池,以提供持续电力并保持软体机器人的灵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同时,提高执行器和传感器的能源效率将延长软体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并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此外,开发可持续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3559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11日

相关推荐

  • 滑铁卢大学宿舍_滑铁卢大学宿舍费用

    滑铁卢大学有10栋学生宿舍,有单人间、传统式双人间以及公寓式房间供学生选择。滑铁卢大学为所有一年级新生保证宿舍入住安排。 为什么住在学校宿舍 学业支持 宿舍助教–数学和计算机科学辅导中心每周6天在宿舍提供服务良好的学习空间 – 完成作业的同时结识朋友学习技巧讲座 – 帮助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Co-op带薪实习 参加Maximize Potential项目,…

    2024年3月17日
  • 西北民族大学校长叫什么名字

    据西北工业大学新闻网4月1日消息,日前,中央批准:宋保维同志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4月1日,西北工业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受中央组织部领导委托,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负责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工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王江平同志,陕西省委常委、秘书长王琳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同志主持会议。 中央组织部、工信…

    2025年3月28日
  • 英国大学传媒专业排名_英国大学传媒专业排名榜

    选择去英国读传媒的人,大抵分为三种: 1. 本科就是传媒,想继续深造的; 2. 纯纯喜欢,自愿想读(反正不太可能是父母之命); 3. uk传媒确实牛,被中介种草了。 前两种不用多说,去之前基本都会做好院校的“背调”,了解下英国有哪些传媒强校,或者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哪所学校排名最好。 而且传媒大类下也有很多细分专业,比如—— 媒体与传播-Media and c…

    2024年4月16日
  • 如何申请韩国留学

    近几年,亚洲地区的国家,越来越成为很多同学的首选留学目的地,而韩国更是凭借着超高性价比受到众多学生青睐!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出国留学不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许多人都想要出国,对于想要在韩国攻读艺术类专业的同学来说,了解申请流程和相关要求是非常重要的。那其中韩国留学申请流程有哪些?针对这个问题,下面留求艺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韩…

    2024年4月19日
  • 学生办什么银行卡比较好

    大家来到英国,要做的事里一定有一项办银行卡。 不过在开户之前,需要对英国的几大银行有最基本的了解,相信此时大多数小伙伴们对这里的银行都还是有些陌生的。那么究竟该如何在众多银行中做出比较适合自己的选择呢? 在这里,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英国几家知名的传统银行和几家新兴银行,以供大家日后参考。 英国的银行选择众多,在产品提供上都大同小异。有的部分学校会带着新生…

    2024年5月16日
  • 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哪个好

    时代的发展使家长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教育问题。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的精力比工作更多,在为学生做出选择时,他们甚至更加焦虑和进退两难。 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家长非常重视学生的教育。对孩子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以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都希望为孩子选择一所更好的学校,并在孩…

    2024年4月26日
  • 世界第一名的大学是什么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比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明星们光鲜亮丽的外表固然能吸引无数眼球,但你可曾想过,他们背后的教育背景同样熠熠生辉?顶尖学府与娱乐圈的交融,恰似一场精彩的化学反应,产生了令人瞩目的火花。 哈佛大学,常春藤联盟的佼佼者,培养了无数精英。这里不仅走出了政治家、…

    2025年1月24日
  • 浙江树人大学网络授课

    为帮助学生记者稳固专业技能,开拓眼界,培养其对媒体行业的兴趣,浙江树人学院全媒体中心“Z世代”第20期新媒体训练营于11月28日正式开课。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优秀媒体人蔡怀光,他不仅是杭州日报全媒体中心记者,也是浙江树人学院2008届新闻学专业校友。 “Z世代”第20期新媒体训练营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蔡老师声情并茂,从自身经历讲起,将多年的新闻实践故事以及在杭州…

    2024年9月1日
  • 巴黎公立大学的世界排名

    对法国公立大学有一定了解的童鞋们应该知道,法国公立大学一直是没有一个官方的综合排名的,虽然我们会看到一些针对居住、学习生活环境的排名,但并不是综合或者学术的一个排名,包括QS排名,有一些学校并没有参与进去,所以很多我们都只能去做一个参考。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总结几个比较适用的排名,比如针对上海地区的一个法国公立大学的排名,还有QS的排名等等,对于想回国继续发展…

    2024年12月28日
  • 挪威科技大学世界排名

    挪威科技大学(NTNU),是挪威全国最顶尖的工程与技术中心,坐落于南特伦德拉格郡特隆赫姆,为北欧五校联盟成员。挪威科技大学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1760年成立的特隆赫姆学会,该学会于1767年受到挪威皇室的认可,进而改名为挪威皇家理工学院(NTH),1996年,挪威理工学院与特隆赫姆艺术科学学院、自然历史和考古博物馆合并,组成挪威科技大学。依据挪威教育与研究部施…

    2023年10月26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