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李介 编辑丨覃旭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高校延迟入学,研究生复试时间迟迟未定,艺考改为线上,这些改变都是担心线下聚集引发疫情反弹。4月底,北京大学的留学生招生政策也因此调整,却引发巨大争议。
北大校方发布了一则关于2020年留学生本科生入学考试项目考试方案调整的通知。通知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保障广大考生身体健康,经反复研究,学校决定取消2020年留学生本科生入学考试项目笔试环节。学校将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远程面试,而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
参加高考进入北大的难度几乎人尽皆知,这一通知引起巨大反响。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质疑该方案不公平,外籍学生仅通过面试即可被录取,降低了招录门槛。但也有人认为,尽管笔试被取消,但在面试之前肯定会设定一些条件作为筛选标准,如高中成绩,荣誉证书等。
《凤凰周刊》梳理发现,在北大发布2020年留学生本科生入学方案之前,该校在2019年11月便已发布过一则关于免笔试入学的招生简章。只要符合一些申请条件,便可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
实际上,关于北大等名校留学生入学制度的争议早已有之,近年来也曾引发多次舆论风波。早在2017年,清华大学便宣布取消留学生入学笔试,实行申请制,当时同样引发网络争议。一篇《老外不用考试上清华?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清华新政让中国考生欲哭无泪》的帖子在网络上流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此前曾表示,留学生申请门槛确实低,但主要的原因不在于取消笔试,而是清华北大等高校虽然在国内竞争激烈,但在招收海外留学生时受欢迎程度不高,没有太多竞争。
此前也有免笔试入学政策,但申请门槛高
国内高校扩招留学生,提高留学生比例,是近年来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各学校具体入学制度有不同。根据北大2019年11月发布的招生简章,申请所需材料除身份证明等,还需高中阶段全部课程及成绩单,必须为原件或者公证件。
提交申请并审核通过后,原本预计于2020年3月28日、29日举行笔试,笔试的科目为语文、英语以及数学。笔试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面试复试。两轮考试均通过后,便可被录取。
受疫情影响,北大于2月21日发布了延期举行考试的通知,具体时间并未确定,直到4月27日发布通知,决定取消笔试。
除此外,过去北大也有对留学生免笔试招生的情况,申请门槛比较高。根据2019年10月发布的免笔试招生简章,免笔试的条件是SAT、IB、A-level或ACT成绩应满足其一,比如SAT I总分1400分(含)以上,要求参加写作;另须提供三门课程考试成绩,SAT II和AP课程均可,科目不得近似或相同。SAT是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一场考试,它和ACT都被称为美国高考。
此外,汉语水平要求也需达到HSK6级210分以上等。如果要报考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及理工科院系的申请人,则须提供数学类课程成绩。
北大目前尚未发布因疫情影响全部免除笔试后,对申请者沿用怎样的筛选标准。
外界对此的质疑,一方面是认为这种入学考核方式的竞争压力小于国内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情况,另一方面,很多人担心会有中国籍学生通过中途更改国籍成为留学生,从而拥有上北大的“捷径”。
2017年,北京著名的中学人大附中官网的一则介绍引起了不少人关注:该校高中2017届的外籍学生中有35人被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占外籍学生总数的85%,其余学生也基本考入国外一流大学。
目前,北大2020年招生对此的限制是,根据教育部规定,对于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居民,在移民外国后作为外国留学生申请者,应于2016年4月30日之前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并拥有已注销中国国籍的证明,且从2016年4月30日至2020年4月30日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国外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以入境和出境签章为准)。也就是说,至少需要在4年前更改国籍,并在国外居住两年。
专家认为招收留学生门槛确实降低,但问题不在于笔试
实际上,早在2017年,清华大学就颁布了《2017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公布从当年开始,所有具有申请资格的国际学生,都可以向清华大学递交申请,不用进行笔试。而以往所有申请清华大学本科的国际学生,都需要先参加4-5个科目的考试,再加试或者面试,最后才能被录取。
和此次北大的情况类似,网友们都质疑不用笔试对国内学生不公平,一篇《老外不用考试上清华?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清华新政让中国考生欲哭无泪》的帖子,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当时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曾回应,称这是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经验,且新政策实施后,由于扩大了申请的范围,实际上增大了申请者的竞争难度。
在国外,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名校录取学生采取的也是申请制度,但国人对于此类名校申请的观感便是“难”,也没有降低门槛的争议,但对内地顶尖高校采取这种方式,态度却完全不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此前曾表示,之所以有这种态度的反差,一方面是由于网友并不了解申请制,认为只有笔试才是过硬的选拔方式。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清华北大等高校虽然在国内竞争激烈,但在招收海外留学生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欢迎,以前笔试的时候难度就不高,取消后确实会存在门槛再度降低的情况。他举例,假如同样是招收1000名留学生,哈佛有几万人申请,而清华可能只有几千人的话,自然与国内的竞争激烈程度不相匹配。
但熊丙奇认为,这种门槛的降低与采取笔试入学,还是申请—审核制入学没有多大关系,如果申请者很少,就是用统一笔试成绩入学,最终录取的分数还是会很低。
对于网友指责清华等高校为何不把名额留给内地学生,挤压他们的录取名额去招收国外考生,熊丙奇表示,事实上,到清华大学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只占清华学生总数的5.8%(攻读本科学位的留学生占本科生总数的8.8%),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这一比例并不高。
留学生全额奖学金标准被质疑过于宽松
2019年8月,北京大学医学部还曾因全额奖学金录取一名汉语水平未达直接入学标准的菲律宾籍留学生一事引发关注。
该名留学生的通知书显示,其被北大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学制为6年,因其汉语水平未达到直接入系学习专业课水平,须在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在山东大学补习汉语。在7年的学习期间,他可获得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及综合医疗医疗保险费在内的全额奖学金,据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标准计算,累计超过40万元。
舆论的关注聚焦在北大给予汉语未达标的留学生全额奖学金,标准是否太过轻松,以及资助金额的数目。
随后北大校方发布回应称,该名菲律宾籍留学生录取渠道为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符合奖学金生录取标准。北京大学医学部在情况说明中表示,该生通过菲律宾政府的遴选推荐,高中阶段成绩优异,2017至2018年每学期平均分都超过93分。
其在2020年完成预科学习后将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可进行本科学习,如考核不通过则无法进入后续学习。
尽管如此,舆论对于这种“宽进严出”仍未买账,质疑其双重标准。此前北大刚刚发生了河南考生三次被退档的风波。一名只有538分的河南考生刚好“捡漏”成功,符合专项计划条件,被北大录取,但随后北大却以“学业繁重,怕考生跟不上”为由三次进行退档。
熊丙奇曾谈到,中国大学对海外留学生设立奖学金,有些项目却依然难吸引到优质生源。他认为,与中国内地不少学生以获得名校身份作为上大学目标不同,海外学生选择大学,更重视教育回报。他们并不像内地学生那样在意学历带来的光环,而是更在意能力。
但内地在进行高校的留学生事业考核时,更在意的是留学生的规模。于是,不少高校为扩大规模,一再降低标准,放宽审核。他警示,不要让留学生招生、培养陷入恶性循环——生源质量低、培养质量低、留学生素质低,令其他学生不愿意选择留学中国。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观象台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36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