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师范学校
山东省菏泽师范学校创建于1948年11月,位于菏泽市东方红西街265号,其前身为山东省菏泽第一师范学校和山东省菏泽第二师范学校。
1986年2月,菏泽师范收回附属小学。1986年3月,菏泽师范学校实行的是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为副县级单位。1988年9月,学校办学规模由12个教学班扩大到24个教学班。1988年9月,增设幼师专业。1989年8月,经中共菏泽地委批准,学校升格为正县级单位。1993年9月,增设音乐、美术专业。2000年6月,学校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2000年9月,招收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大专班,同时招收非师范类音乐、美术(三年制)。2002年元月,菏泽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下发了《关于菏泽师专等五校合并的通知》(菏办发[20027号),“将菏泽师专、菏泽教育学院、菏泽广播电视大学合并,同时将菏泽师范、菏泽农校并入,筹建菏泽学院。”至此,菏泽师范完成了中等师范教育的神圣使命,从此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86~2002年,学校取得的重要荣誉有:1988年8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1年,被省委评为“青少年工作先进单位”。1993年,被省教委授予“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被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山东省教委授予“规范化考点”称号。1999年,被山东省教委评为“艺术教育示范学校”。2000年6月,被山东省教委授予“山东省规范化师范学校”称号。2000年10月,被山东省园林协会评为“花园式单位”。2001年12月,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2001年,被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山东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山东省书法艺术评审委员会定为“山东省书法教育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8.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3万平方米,有普师、幼师、音乐、美术、体育、民师共6个专业24个教学班。有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公寓、餐厅、科技楼、艺术楼等共14座楼房。全校165名教职工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讲师37人,讲师及其他中级职称人员60人,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率94.7%。1名教师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明日教师,今日做起”,学校始终把教学放在中心位置。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灵活有效的方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领导班子不断引导全校教工更新教育观念,大力鼓励支持教师改革创新,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了《三年制中师教学大纲》、《三年制中师课程计划》,严格执行了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教育实践课为基本内容的新教学方案,建立了写作、普通话、舞蹈、书法、绘画、电教、航模、球类、田径、武术、体操等30余个课外兴趣小组。
菏泽师范从1977年开始恢复招收三年制普通中专师范生,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初中学生参加由山东省统一命题的普通中专考试,录取由省教育厅统一录取,中师招生统一考试一直持续到1999年。从2000年开始招收五年一贯制大专班,招生对象仍为初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制的前三年为普通中专阶段,考试由省统一命题,按省教育厅下达的计划进行录取。中专阶段结束后,经学校考试合格,自然升入专科段学习,时间为二年,考试合格后发菏泽学院专科毕业证书。学生毕业后,均能即时就业。
1986~2002年菏泽师范主要领导人更迭一览表
山东省曹县师范学校
曹县师范1949年春建校,校名为冀鲁豫边区第五专署联立曹县师范学校。建国后,冀鲁豫边区划为平原省,校名为平原省菏泽专区联立曹县师范学校。1953年9月,撤销平原省,学校定名为山东省曹县师范学校。校址于1977年由县政府西(原教育局)迁至县城东南7里兵马楼村的南面。1986年以后,有了长足发展。1990年7月收归菏泽地区管理,此前归县政府管理。1997年,创办高中部。2002年,设立初中部。2005年,设立技校部。2001年6月,曹县师范学校完成师范教育的历史使命,下放到曹县人民政府管理,改办普通中学,学校以高中教育为主,兼办初中教育。2005年,为拓宽办学渠道,学校又先后与菏泽市高级技工学校、青岛华海技术专修学校等单位联合办学,代培技校招生,取得了较好办学效益。2006年8月,并入曹县一中。
历经50年多年来,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150余篇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地(市)级刊物上发表或在评比中获奖;参编出版著作32部先后有6名教师荣获全国和省优秀教师,有25人被评为省、地(市)级教学能手或骨干教师;先后有13名学生被评为省、地(市)级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3个班级被评为省、地(市)先进集体;在全省毕业生高师推荐考试中,先后有8名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学习,升入人数位居全区师范第一高、初中教育也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
学校每年中师办学规模一般为12个班,在校生500人左右。1997年,开始招收高一新生,2005年开始招收初中生,高、初中每年办学规模一般为16个教学班,在校生总计1000余人。技校生800人。学校有教职工97人,其中本科学历的有53人,专科学历的有26人,高级讲师34人,讲师33人,助理讲师15人。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6人,省、地(市)级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25人。
学校建校时占地81亩,1992年投入巨资对原校舍进行彻底改造,建成能容纳24个教学班的教学楼一座(含原有12座教室),建筑面积2570.4平方米;艺术楼一座,建筑面积1698.81平方米;男女生宿舍楼各一座,建筑面积3595.95平方米:餐厅礼堂一座(联体)1731.9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新建面积为建校44年来总和的2倍。学校新设或扩充了图书室、微机室、音乐教室、电教中心、理化生实验室、劳技教室、教工、学生阅览室和宽阔的体育场。配备了实验仪器、电教器材、生物标本、音体美器材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学校总资产近2000万元。1999年暑假期间,学校投资100万元,对原建楼房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大规模内部改造,大大提高了楼房的建设质量。
学校为副县级建制,1990年前归曹县人民政府管理,1990年后隶属地区教委管辖。学校设书记1人,校长1人,副校长3人,工会主席1人。党总支下辖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总务科、工会、团委六个职能科室,五个党支部和一处校办工厂。1997年,又创办了高中部。2002年,设立初中部。2005年,设立技校部。
1986~2005年曹县师范领导成员更迭表
山东省成武师范学校
成武师范学校是1950年春筹建的。校址在一区大郭庄村,校名为“平原省成武县师范学校”。同年4月招生100名,按成绩编班:前50名(包括1个12名学员的师训组)为师一班,后50名为师二班。县长袁舒兼校长,文教科长代理教导主任兼政治课。学校由文教科委派的人员具体负责业务及行政领导。1951年寒假,又招新生40名,为师三班。由于师训组和师一班一些学生提前分配工作,遂将3个班改编为两个班,仍称师一、师二。师一班为2年制,师二班为3年制。
学校离县城约4公里,给师生生活和学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1952年夏,学校迁至县城西门里黄家店(现皮革厂家属院)。同年,师一班已经毕业,又招师范1个班。1954年,学校并入单县师范,两班学生到单师学习,教师留到成武一中。
1958年下半年,成武师范恢复,在徐小楼村南,征地50亩建设校舍。暑假招生,共招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的80人,编为两个班。因校舍没建好,学生食宿、上课都暂借一中房舍。年底,学生搬往新校。新恢复的师范学校按12个教学班建设,有教室36间、宿舍70间、伙房12间,另有实验室、办公室等。该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县各中学调配的,苏丹墀任校长。
成武师范恢复后,教学及课程设置按部颁教学计划执行,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师范学校用书。1959年夏,又招新生两班,共80人。秋,成武、定陶合并,撤销定陶县制,原定陶师范58届两个班并入成武师范。这时,学校共6个教学班,学生220人。58届4个班按学科分班学习:数学2个班,语文1个班,生化1个班。59届学生按普通中师修业。
1962年,成武师范停办,学生分配工作,教师调到各中学。学校一切设施归入成武一中,校舍在“文革”中划归成武县人民医院。1973年,成武师范恢复,校址在工读师范旧址,共招生100名。1973年至1975年,该校共招生300人,学生来源于基层推荐,学制2年。1976年,招收一年制“社来社去”学生100名,不包分配。1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该校每年招新生两个班,按普通中师开设课程。学制2年,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1981年底,成武师范在县城南角,成单公路西征地53.1亩筹建新校。1983年春开始,在新校址招收短期师训班两期,时间半年,主要培训在职初中英语教师。1985年秋,师范所有班级迁入新校址上课。1990年6月,成武师范划归地区领导。
1950年,2个班,在校生100人。1954年,并入单县师范。1959年,4个班,在校生160人(后接收定陶师范60人)。1973年,成武师范停办。1973年至1975年,共招生300人。1981年至1985年,每年两个班。1986年,6个班,在校生252人。1987年,8个班,在校生322人。1988年,8个班,在校生258人。1990年,8个班,在校生435人。1991年,5个班,在校生356人。1992年,成武师范撤并到单县师范。1994年,同成武县教师进修学院、职工中专合并改办为成武县实验中学。
全校共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职教师40人,兼职教师5人,高级讲师10人,讲师16人,助理讲师22人。
1986~1992年成武师范领导成员更迭表
山东省单县师范学校
山东省单县师范学校创建于1949年5月,座落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湖西革命老区——单县,隶属菏泽市教育局领导,系国办全日制省级规范化师范学校。2002年4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式挂靠菏泽学院。
学校设有师范大专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3个教学部。在职教职工225人,在校学生4600人。
1986年,建18个班教学楼一座。到2005年,学校占地130余亩,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绿化面积34000平方米,总资产4600万元。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音美艺术楼、图书楼、宿舍楼、餐厅等现代化基础设施。
教学改革,学校实施“名师”工程。走“聘名师、抓师德教育、抓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再教育、抓教学教研改革、抓青年教师培养”的路子,造就了一批具有新的教育理念、能够采取现代化教学、胜任五年制大专、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队伍。学校有186名专职教师,全部具有本科学历。其中:6名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58名教师取得研究生课程班学业证书;高级讲师57名,讲师76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山东省优秀教师6名;有20余名教师荣载《全国教育名人辞典》;有3名教师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
1986~1992年,学校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和《山东省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安排教学,设立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实践“四大块”教学模式,同时狠抓教学常规建设。
1993~1999年,以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思想为主导,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以深化教育教学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
学校于1996年7月创办了师范高中。
2000~2005年,招收五年制大专班学生。
为提升办学层次,学校除2002年4月正式挂靠菏泽学院外,又于2004年3月先后与曲师大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博洋商务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借助名校的品牌和优势,提高办学层次,提升办学品牌。
学校确立以师范教育为主体,提升高中办学质量,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思路。对五年制大专班教育,在圆满完成招生任务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办出特色,确保师范教育的主体地位;高中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创出品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学校职业中专招收幼师教育、商务英语、商务管理、计算机、电子电工专业6个教学班251人;同时承办民师教育,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规模。学校自1989年起,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承办民师教育,培养民师近2000人,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的基础教育。
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电教示范学校”、“山东省民主管理先进学校”等称号。
山东省巨野师范学校
山东省巨野师范学校,始建于1949年2月,坐落在巨野县城西南隅,原巨野中学旧址,现在位于城内人民路中段路北。
建校时的校名为“巨嘉联立师范学校”,属冀鲁豫行署湖西专区领导。1951年,更名为“巨野初级师范学校”,属平原省湖西专区领导。1952年1月,更名为“平原省立初级师范学校”,属平原省教育厅直接领导。1953年1月,更名为“山东省巨野师范学校”,属菏泽专署文教科(后改为局)领导。此名沿用至1999年7月。全国计划于2000年停止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巨野师范从2000年招高中生,校名改为“巨野中学”,与“巨野师范”并存。
2001年6月,巨野师范下放到巨野县教育局领导。2002年7月,最后一届师范生毕业,但巨野师范的校名并未去消,直到2005年9月,正式改名为“巨野县高级中学”。2006年8月,巨野县政府决定,将“巨野高级中学”与“巨野一中”合并。到此,巨野师范学校走完了它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
1949年2月建校时,只占有原巨野中学旧址35亩。到1986年,学校已占地86亩,总建筑面积为26870平方米。1986年秋季,学校开始建第一栋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2800平方米,1987年9月份交付使用。1992年冬季,开始建男生宿舍楼和女生宿舍楼各一栋。1994年春季竣工。1993年秋季,建综合楼。包括图书室、阅览室、资料室、仪器室、实验室、电教室、微机室、语音室、阶梯教室和书画、校史览室等。1993年冬季建音乐楼。1995年春建教研楼。1994年冬季建伙房和餐厅。1995年春天,行政办公楼开始施工,设有校长、书记办公室、学校办公室、教务科、总务科、学生科、老干部科、会计科、档案室、会议室。1993年春、1998年春,分别施工建设了教师家属楼四栋。1999年,建成了约14000平方米的操场一处。
从1999年到2001年,学校又进行了附设工程建设。到此,巨野师范已建成为一处规范化、花园式的学校。
1986年教师队伍中,本科生9人,专科生25人,中专生2人,学历达标率25%。2000年专职教师102人,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生44人,专科生34人,中专生22人,学历达标率占45%。到2005年,全校103名专职教师中,达到本科学历的已有98人,学历达标率占95%。
从1949年建校,到1972年所培养的4443名学生中,除中师和初师学生外,还有中速师、初速师、教师轮训班、幼师、工读师范班、卫生、文艺、理化、数学培训班及初中生。1974年到1992年,全部招收的中师生。1993年开始,招收中师和民师两种学制的学生。1999年,开始招高中和民师两种学制的学生。直到2002年才完全没有了师范班。到2005年,巨野师范共培养各类学生14627人。
山东省郓城师范学校
山东省郓城师范学校,坐落于郓城县东门街南段9号。其前身是1952年10月在现址上建立的平原省郓城初级师范学校,1953年2月9日,学校更名为山东省郓城师范学校至今。
1986年,学校隶属于菏泽地区行署领导,是全额拨款的全民教育事业性单位。188年1月,学校改由郓城县人民政府领导。1990年7月,郓城师范收归菏泽地区行署领导。1996年5月,学校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建设验收。1994年10月,重建郓城师范附属小学。1996年9月,开始招生。1999年8月,学校开始创办高中部。2000年1月,郓城师范通过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师范学校验收。学校于2000年改由菏泽市政府管理。学校是在2000年山东省师范学校布局调整中,经省政府批准保留的中等师范学校。现挂靠菏泽学院。2000年7月,经省教委批准,郓城师范开始招收五年一贯制小教大专班。2004年,学校开始创办职业教育部。2005年7月,经菏泽市教育局批准,学校正式成立“菏泽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同年底,被批准为“市级重点职业学校”。
学校先后取得的主要荣誉有:“山东省标准化建设达标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师范学校”、“山东省卫生先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职工住房先进单位”、“菏泽地区固定资产管理先进单位”、“菏泽市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
学校现占地7.125公顷,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200万元。现有教室66口,其中,计算机教室8口,装备微机400余台。
2000年以前,学校教师一直由上级主管部门调配管理。2000年以后,学校开始自主聘任教师。现有教职工257人,专兼职教师185人,其中高级讲师45人。在编教职工142人,聘任制教师11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6%,其中:研究生进修班结业的教师有32人,教育硕士毕业的有14人;有1名教师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3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5人获“全省优秀教师”称号:1人晋升为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5人成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有8名教师为全省中师骨干教师并参与了培训,其中3人为省中心教研组副组长;4人被评为省教学能手;8名教师成为全市中师骨干教师;8人被评为全市教学能手。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立足郓城,面向菏泽,面向基层。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革新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培养具有基本功扎实、能力实用,会做事、做人、求知,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形成了具有郓城师范特色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管理的内容有:教师考核、教材管理、常规教学、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电化教育、考试考核、见习实习、教育科研等。
郓城师范从1981年开始恢复招收三年制普通中等师范生,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初中学生参加由山东省统一命题的普通中专考试。录取由省教育厅统一录取。中师招生统一考试一直持续到1999年。从2000年开始招生五年一贯制大专班,招生对象仍为初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制的前三年为普通中专阶段,考试由省统一命题,按省教育厅下达的计划进行录取。中专阶段结束后,经学校考试合格后,自然升入专科段学习,时间为二年。考试合格后发菏泽学院专科毕业证书。学生毕业后,均能即时就业。
2005年,职业中专部招收平面设计、机电一体化、幼师三个专业四个班,335人。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制2年。市县教育局组织考试录取。
民师招生,从1990年开始招收二年制民师班,一直到2002年。招生对象为小学、初中在职的民办教师。此后,山东省政府彻底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不再有民办教师。
另外,1977年定陶师范学校创建。
1984年定陶师范学校改为定陶县教师进修学校
1996年定陶县教师进修学校改建为定陶县职业教育中心
2005年定陶县职业中专并入定陶县职业教育中心
2012年范蠡中学整体划转定陶县职教中心
2017年菏泽市定陶区职业教育中心更名为菏泽市定陶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本文参阅《菏泽教育志》(1986-2005)。目前单县师范和郓城师范已并入菏泽学院。
温馨提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其他平台使用发布!违者必究!
作者:孙智敏,曹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政协菏泽市第十六届委员,乡土文化研究者。头条号:老虎69090。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3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