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登出了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被哈佛等4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 ,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90年代,出国还是一个稀罕事,而刘亦婷却能考上世界排名第一的学府哈佛大学,一时间被许多家长、老师和学生奉若神明,称为“哈佛女孩”。
出国前,刘亦婷接受媒体采访,她郑重地许下诺言:“在哈佛学业结束后,我一定回来报效祖国,尽我所能为祖国发展做贡献!”
如今22年过去了,“哈佛女孩”刘亦婷回来了吗?
1981年,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刘亦婷在父母的期盼中来到了这个世界。
当时,中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大多数人的父母还在为衣食住行发愁时,刘亦婷的父母就针对孩子的一些常见情形,包括“什么时候喝奶、喝水和睡觉;什么时候说话;如何训练五官,使感觉灵敏;什么时候学会爬行,促使大脑发育;什么时候教孩子语言……”
做了一个严格的训练计划表,对刘亦婷进行早教。
在母亲刘卫华的精心教育下,刘亦婷刚满月就能抬头,4个月就学会了翻身,10个月就可以哼唱歌曲,1岁半就能够记住事情的过程和细节,1岁4个月清晰地说出2-3个字的词语……
聪慧的孩子,有远见的父母,就预示了这个孩子人生路上的不寻常。
1岁8个月时,刘亦婷的父母因为感情变淡离婚了。母亲一个人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还要上班,实在应接不暇,只得把刘亦婷寄住在姥姥家。
离开了母亲,刘亦婷的早教却没有停止,姥姥经常带她去旁边的幼儿园训练她的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
3岁后,刘亦婷上幼儿园了,刘卫华决定自己教她。
一个单身妈妈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无疑是很辛苦的。但刘卫华却从未抱怨过,在她的心里,孩子就是天使。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教育孩子,刘卫华辛辛苦苦考上的上海戏剧学院,也欣然放弃。
1988年,刘亦婷的家庭再次完整,刘卫华再婚了。
继父张心武是一位杂志社编辑,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他把刘亦婷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进行了全身心地教育和培养。
为了改正刘亦婷“粗心”的毛病,张心武还曾专门设计了一个提高细心程度的单项训练:抄电话号码。
他经常随意翻开一本过期的《成都市电话号码簿》,掐着秒表让刘亦婷快速地抄写,随时喊停。
这些方法大大提高了刘亦婷的学习技能。新学期的第一次考试,刘亦婷轻而易举地取得了第一名。
可是,这个第一名的含金量并不怎么高,因为这是一个不算很好的班。为了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父母又依靠关系把刘亦婷转到商业场小学,使她得以接触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从此,刘亦婷逐渐成为父母心目中那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
1993年,13岁的刘亦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成都外国语中学,据说在当年,考上这所学校的概率是1/6000。
成都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全封闭的寄宿学校。
刘亦婷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枯燥、简陋的住校生活,她适应得很快;艰苦的军训,她也得心应手。
1996年,刘亦婷摇身一变成了小明星,她参演的电视剧《苍天在上》,在全国引起轰动。
但刘亦婷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并在接下来的一次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同年,刘亦婷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成都外国语中学的高中部。
既然考上了最好的高中,就要上最好的大学——北大。为此,父母专门请教了同事的孩子李响,让他给刘亦婷分享考上北大的经验。
但一个孩子若仅仅把考上大学作为人生的理想,未免太过狭隘,刘亦婷并不是这样的普通学霸。
父母从小就教育刘亦婷要树立“凌云之志”,可是一直生活在父母庇护下的她,一开始,完全不懂得父母的苦心。
直到有一次,刘亦婷和父母一起去到乡下的水果基地参观,看到路旁捡垃圾的农民,她才深刻体会到生活的不易。
这个场景给了刘亦婷极大的震撼,她的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她在日记中写道:
是的,把个人的梦想融入祖国和民族的发展之中,才能让人生焕发别样的光彩。
1997年,学校获得一个去美国当交换生的名额。面试上,刘亦婷的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给WBSE的主席拉瑞.席慕思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刘亦婷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
拉瑞是世界第六大律师事务所《格律》律师事务所的老板之一。无论是权势、地位还是声望,都是美国上层社会的佼佼者。
可以说,获得拉瑞的认可,已经为刘亦婷去哈佛大学读书铺就了康庄大道。
出国前夕,成都外国语中学校长佯装问道:“你去美国后还会回来么?”刘亦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肯定回来!”
访美期间,刘亦婷住在一个美国家庭里,她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人的彬彬有礼,还让他们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
刘亦婷和同学们还有幸参观了美国的最高法院。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大法官享有的威望甚至高于某些美国总统。
肯尼迪大法官向大家讲起了一个正在引起争论的案例:一起有可能涉及到人身权力的搜查案件。
刘亦婷因为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口流利的英语获得肯尼迪大法官的举手赞扬和拉瑞的高度评价。
也正是因为这次精彩的发言,拉瑞为刘亦婷写了一封去哈佛大学的推荐信。
在美国交流学习的一个月,她深刻感受到中美经济文化的差距。美国城市的繁华,使得刘亦婷的同伴流连忘返。
美国的C-SPAN电视台主持人问:“你们将来计划干什么,是否想到来美国上大学?”
刘亦婷的同伴都高兴地说:“愿意来美国上大学。”
刘亦婷却不为所动,她说:“我不准备到美国上大学。而且我认为一个人应该要先学好自己国家的文化,再去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我计划将来搞经济工作,去帮助我们国家那些贫困的人!”
当时的刘亦婷计划着考上北大,在研究生阶段再报考公派留学生。
拉瑞坐在台下听着这个女生的回答,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内心无比庆幸,当初自己选择这个女孩作为交换生的正确决定性。
1998年2月中旬,刘亦婷踏上了回国的路。一到家,报社的记者就连夜进行了采访。第二天,各个媒体争相报道。
不论是学校的老师同学,还是一般的居民民,都纷纷夸赞刘亦婷在美国的出色表现给中国青少年争了光,也给祖国人民争了光。
4个月后,拉瑞建议刘亦婷到美国读大学,刘亦婷知道,这意味着可以提前4年实现她原定的计划,她心动了。
国内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美国的高考却相对容易很多。
我们都知道,如果是一个毫无背景但成绩优异的学生想上哈佛,最直接的途径是参与ETS主持的学术水平测验考试。
不过,刘亦婷并没有参加这样的测验。她考的是托福,640分。但是,托福只是对学生语言交流水平的检验,并不是哈佛大学的录取标准。
既然刘亦婷没有参加哈佛的正规考试,她是如何被哈佛录取的呢?
她足够幸运,以自己优秀的个人素质获得了拉瑞的赏识。
拉瑞的推荐信在哈佛大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拉瑞还帮忙联系了哈佛的面试官,搞定了刘亦婷的面试。
一时间,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刘亦婷火遍全国。
她的父母又趁机写了两本分享教育方法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刘亦婷的学习方法的培养细节》,两本书一经出售,立刻被抢售一空。
不过在后来,很多家长照着其中的方法,各种“折磨”自己的孩子,最后都收效甚微。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性格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教育方法又怎么能够完全一样呢?
远赴哈佛大学前,刘亦婷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慷慨激昂地说:“我要去哈佛大学学经济,回来报效祖国!”
国人一时间感动不已,纷纷称赞这个女孩不仅成绩好,还有强烈的家国情怀。
2003年,刘亦婷哈佛大学毕业,并没有立刻回国,而是转身进入美国顶尖的一家商业服务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公司。
后来,刘亦婷和公司的一位年长她十几岁的律师结婚,成为了一名美国公民。
当刘亦婷不再光环加身,她只是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国人便开始骂她“忘本”“人生失败”等等。
可是,有谁规定不回国就业,就是忘本呢?有谁规定天之骄子逐渐成为普通人,人生就是失败呢?
细数刘亦婷工作的经历,从波士顿咨询集团公司到睿实资本,到如今秦岭资本的COO,刘亦婷一直在为中国的企业做战略和投资。
而且,她在成都外国语学院以她的名字设立了一笔奖学金,奖励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她还多次回到母校,给学弟学妹做建议和咨询。
可以说,刘亦婷并没有忘本,相反她正在用自己的知识回馈母校和年轻的学生。
她在哈佛毕业后,一直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就职于多家全球有名的咨询公司,以独立女性的姿态越走越远,怎么能说人生失败呢?
成功没有明确的定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
刘亦婷只是做出了她认为最好的选择,无关对错。
-END-
作者:烟纱
编辑:剩草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亿万富豪袁宝璟:3年赚33亿,雇亲哥哥去灭口,死前大呼:我不服
3年前,96岁台湾老兵想回大陆,身无分文无儿无女,最后结局如何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3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