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婺源县召开。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传统与现代相融、发展与保护兼顾,深挖村落特色,整合资源优势,多措并举、积极作为,努力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路径,让传统村落焕发时代光彩。
统筹高位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取得新成效
针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我市高度重视、高位推进。
同时,我市将“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推进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利用”列为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专题协商、政协议政性常委会重点提案,共商共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市本级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切实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
目前,我市有中国传统村落43个,江西省传统村落37个,共计80个传统村落(其中有13个是国家级和省级重叠),列全省第4;去年,婺源县获得“2023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称号”,江西省仅此一家……
坚持多管齐下,传统村落保护展现新作为
传统村落保护,重在行动,贵在落实。我市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切实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
——“一本名录”摸家底。树牢“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组织住建、文旅、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梯次申报省级、国家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库,以“一村一档”的形式进行登记造册,动态调整、及时增补,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截至目前,全市已公布传统(历史)建筑名录1817栋(处),并予以挂牌保护、测绘建档。
——“一个规划”强保护。完成43个中国传统村落和11个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对村落格局、历史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开展详实的调查,深入挖掘资源禀赋特性,实现从标准化保护到精准化保护。加强村落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进一步梳理村落、水系的历史关系,合理划定保护区划,优化调整建设控制地带边界。
——“一部条例”严监管。先后制定出台《上饶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上饶市历史建筑认定管理办法》、《关于加强50年以上老旧建筑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有力推动保护利用工作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
——“一套机制”抓投入。积极整合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工商资本,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破解古村落保护经费难筹措的问题。在条件成熟的传统村落,探索通过出让经营权、项目特许经营权、转让股份、合资合作等方式融资,让一批有经济实力、有乡村生活情怀的民营企业或个人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建设;探索推出古建筑全球认领模式,通过鼓励各界人士认领空巢古建筑,全市22个传统村落200余幢空巢古建筑被认领,推动解决古建筑无人居住、无人修缮的问题。2023年分别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奖补资金6000万元、400万元,用于集中连片保护开发和抢救性维修保护,撬动社会资金达13亿元。
——“一项改造”焕生机。按照“还原性保护”原则,大力实施35个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利用示范项目,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切实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积极布局传统村落生态农业、大地景观、田园综合体等多种业态,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比如,铅山县石塘镇石塘村依托丰富的人文景观、红色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打造了集“红色教育、传统村落保护实践”于一体的旅游品牌;弋阳县漆工镇丁山村拟采取整体征迁、整体开发模式,融入弋阳县全域旅游线路,正在打造休闲与红色教育于一体的旅游小镇。
婺源积极探索 努力培育多元保护新模式
在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中,婺源县始终挑大梁、走在前。
基于自然的“严田模式”。赋春镇严田村引进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团队,以“保育本底、植入激活、新旧共生、与民共荣”的理念,发展特色民宿、景观研学、网络直播等产业,得到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专题报道,先后挂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研学基地”“南加州大学研学基地”“香港大学研学基地”“全国市长研修学院现场教学基地”。
乡村振兴的“石门模式”。秋口镇石门村是“十三五”贫困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石门村立足优美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探索“以绿生金”共富之路,将世界独一无二的蓝冠噪鹛和国家级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样本。
来源:上饶日报
初审:黄昱艳
复审:李倩男
终审:谢华杰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