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学院本科生研究的实例

我们都喜欢认为自己思维敏捷,但加州理工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计算出,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极慢,大约仅为每秒 10 比特。 尽管我们的感官系统收集数据的速度要快上一亿倍,但这种悠闲的速度可能有着悠久的进化根源。

人们常说人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它的效率毋庸置疑。 但就计算机而言,它的工作速度究竟有多快? 加州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家用比特来量化人类的思维速度。 从数字上讲,一个比特就是一个1或0,一串比特用于编码信息。

这项新研究的研究人员首先用人类术语定义了一个比特。 当然,它因信息处理的具体模式而异–例如,在阅读和写作中,他们将一个比特量化为一个文本字符,而在听语音时,它基本上是一个声音。

在书写方面,他们以专业打字员为例。 他们的打字速度为每分钟 120 个字符,平均每字 5 个字符,即每秒敲击 10 次键盘,也就是每秒敲击 10 个比特。 对于音频,为确保您的语音清晰易懂,建议的速度为每分钟 160 个字。 按照同样的计算方法,这相当于每秒 13 比特。

研究小组接着为人类信息处理的极端例子计算了类似的比特率。 这包括以世界纪录的速度解魔方(11.8 比特/秒)、数字记忆挑战(4.9 比特/秒)、专业俄罗斯方块(7 比特/秒)和速度纸牌挑战(17.7 比特/秒),后者涉及研究一副随机纸牌并回忆顺序。

由此,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大约每秒 10 比特是人类思维速度的良好平均值。 与人工数据传输系统相比,这是一个非常慢的速度–例如,Wi-Fi的速度通常以数亿比特为单位。

与我们自身的硬件–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相比,这个速度甚至更慢。 根据研究小组的计算,人眼中一个锥形感光器的信息传输速度约为 270 比特/秒,也就是说,每只眼睛的信息传输速度达到了惊人的 16 亿比特/秒。 视神经似乎会将其压缩到约 1 亿比特/秒。 然而,这仍然使我们的思维速度相形见绌,尤其是考虑到同时从我们其他感官输入的大量信息。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马库斯-迈斯特(Markus Meister)说:\”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从感官接收的万亿比特中提取10比特,并用这10比特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并做出决策。\”

研究小组说,单个神经元的数据传输速率要快得多,但实际上它们通常以每秒 10 比特左右的速度运行。 这可能是我们最古老的祖先遗留下来的问题,他们只需要专注于寻找食物和躲避捕食者。 因此,我们的大脑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思路\”。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我们的祖先选择了一种生态位,在这种生态位中,世界的速度慢到足以使生存成为可能。事实上,每秒 10 比特的速度只有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才会需要,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环境变化速度要悠闲得多。\”

这对未来技术的影响有点令人担忧。 研究人员说,计算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速度比我们快得多,而且只会越来越快。

研究小组写道:\”关于自动驾驶汽车是否能在交通中达到人类水平的讨论似乎已经过时:道路、桥梁和十字路口都是为处理速度为 10 比特/秒的生物设计的。 当最后一名人类驾驶员最终退休时,我们就可以更新基础设施,让机器以千位/秒的速度进行认知。 到那时,人类将被建议远离这些生态位,就像蜗牛应该避开高速公路一样。\”

对于希望通过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神经链接(Neuralink)等系统,用人工智能增强自身认知能力的人来说,这也是个坏消息。 无论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有多快,我们那些软绵绵的老古董硬件仍将是瓶颈。

论文写道:\”根据本文回顾的有关人类认知速度的研究,我们预测马斯克的大脑将以大约 10 比特/秒的速度与计算机通信。马斯克可以不使用神经链路电极束,而直接使用电话,电话的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与人类语言相匹配,而人类语言又与感知和认知的速度相匹配。\”

不过,这项研究确实需要一点数字上的推敲。 大脑比特和计算机比特并不能完全相提并论–例如,ASCII 等系统对每个字符的编码需要七个比特,而新的说法是大脑中每个比特编码一个字符。 另外,很难量化不同人类活动的比特。

无论如何,这是一项引人入胜的研究,它将引发你的思考–只是,不要太快。

这项研究发表在《神经元》(Neuron)杂志上。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0462.html

(0)
上一篇 2025年1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9日

相关推荐

  • 耶鲁大学图书馆名画

    《在巴黎时期的自画像》,作于1886年 《巴黎时期的自画像》1887年44*37.5公分 梵高在巴黎明朗自由的气氛中与走在时代尖端的印象派画家交流,使他的艺术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这幅在巴黎时期的自画像,是梵高注视着在巴黎成长的自己时,以新发现的独特技法所画的一幅杰作。与此同时,也能看出尚未习惯城市生活而非常疲劳的梵高,那种深刻忧郁的表情。 梵高在1888年画了…

    2024年10月28日
  • 东北大学邮编(东北大学邮编南湖)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有关部署,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3号),我校2019年继续实施高校专项…

    2023年10月16日
  • arwu大学排名_arwu大学排名中国

    中国哪些大学进步较大?,快来了解一下吧~ 详情如下:

    2024年3月18日
  • 英国伦敦大学排名_英国伦敦大学排名世界排名

    前不久,2024 QS世界大学排名正式公布。4所英国大学进入世界前十, 17所院校进入世界Top100,英国第一依旧被剑桥大学(世界第2)“笑纳”,老朋友牛津大学(全球第3)则奋起直追、缩小差距,只和剑桥差一个名次。 Top 40排名区间内,UCL(全球第9)、爱大(全球22名)、曼大(全球32名)等“金牌选手”名次略有下滑,但更多英国高校在这次排名中挺身而…

    2024年3月27日
  • 城市规划专业介绍_城市规划专业介绍与就业

    城市规划专业介绍及其就业前景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组成。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城市规划是一门要求熟悉或…

    2024年3月5日
  • rada学校

    大家好,本篇为大家带来的仍旧是一位来自巴尔干半岛国家阿尔巴尼亚的妹子。她的年纪已经将近40岁了,但是仍旧拥有不俗的身材,气质上也是十分的优雅,极具成熟女性的魅力!闲话不多说,美照走起。 她的名字叫做阿马尔达·托斯卡(Amarda Toska),现年39岁,她于1982年3月5日出生于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虽然年近40,但还保持了不俗的外形,可以看出年轻的时…

    2024年10月30日
  • 设计类专业(设计类专业考公务员有哪些岗位)

    中考结束了,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学设计类专业,设计、不论是商品、住宅还是大环境等都需要一定的设计,因此相关专业有着十分宽广的就业口径,很多人都很好奇设计学类专业包括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类专业包括什么 设计类专业包括:数字媒体艺术、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摄影、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学、艺术与科技、新媒体艺术、包…

    2023年9月14日
  • 悉尼工商学院

    一段线附近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关注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4+0项目,是上海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准以4年全部都在国内上学的模式接受全球排名133位的悉尼科技大学的本科教育,上大在编老师和悉尼科技大学老师授课,享受国内本科学历待遇,学费每年4.9万。 1月份第一轮校测即将开始,5月份之前参加校测通过可不看高考成绩,5月份以后报名要看高考成绩,因为竞争激烈,同时还要…

    2023年11月18日
  • 国内大学排行榜_国内大学排行榜2023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公布,十强高校延续了清华+华五+华科+武大+其它的格局。百强高校中,很多双非高校异军突起,超过了原985与211高校。例如南科大、北科大就超过了兰大、东北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 软科排名的维度是选取了十项数据,先是看单项得分,算出总成绩最后得出最后排名的;这就是软科高校排名的由来。 在十强高校排名中,清华得了992.6分,是唯一上900…

    2024年4月21日
  • 上海的贵族学校排名榜

    魔都上海,纸醉金迷的繁华背后,教育界同样上演着一场无声的豪门盛宴。顶级贵族学校云集于此,为富豪子女们铺就通往精英之路的金色阶梯。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所神秘面纱,盘点一下上海十大顶尖贵族学校,看看究竟是哪些学府在培养着未来的社会栋梁之才。 第十名:上海德闳贝克国际学校 德闳贝克,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化名校,在沪有两所校区,分别位于浦东和浦西,以双语教学和多元…

    2024年7月31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