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官科教授主持,何丹萍副教授等参与的“融合三维空间感知的无线自治网络数字孪生”荣获全球工程技术领域最高奖项之一,即国际工程与技术学会(IET)2024年卓越与创新奖。这是北交大首次获得该奖项,学校也是今年IET卓越与创新奖16个领域夺冠项目牵头单位中的唯一中国高校。
2024年度IET卓越与创新奖颁奖现场
2024年度IET卓越与创新奖奖杯
2024年度卓越与创新奖证书
国际工程与技术学会IET(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又称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为欧洲规模最大、全球第二的国际学术组织,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并分别在美国、中国、印度设有办事处,且在全球有1600多家企业合作伙伴。
IET卓越与创新奖(IET Innovation Awards)是全球工程技术领域最高级别的奖项之一,目前在健康、能源、通信、交通等16个工程领域设置16个奖项。每个奖项由该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独立评选,截至今年已经举办了20届。每年向世界各地的工程师、创新型企业和组织机构以及学术团体征集创新项目,每个单项领域先遴选出数项入围名单并在IET官网面向全球公示,最终在入围项目中角逐出1个创新奖。
TwinSWAN由北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官科教授主持、何丹萍副教授等参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秋明教授团队、维也纳技术大学Markus Rupp教授(IEEE Fellow)团队共同完成,该项目从本次评选的12个入围“国际奖项(International Award)领域”的项目中脱颖而出。
“融合三维空间感知的无线自治网络数字孪生技术” TwinSWAN项目示意图
TwinSWAN是一种创新的融合三维空间感知的无线自治网络数字孪生技术,能以毫秒级效率生成真实信道数据,已服务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超10,000名用户,包括众多行业巨头与学术机构,赢得了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这些创新特性让TwinSWAN在无线通信与数字孪生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无线通信技术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坚实的力量。奖励委员会这样评价该成果——它的影响为未来无线通信在诸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等众多不同应用领域的进步铺平了道路。
官科,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数智轨道交通研究院副院长,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德国洪堡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获得IET卓越与创新奖、URSI青年科学家奖及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
研究领域为5G、6G、毫米波/太赫兹以及智能交通电磁环境数字孪生,是太赫兹通信标准IEEE 802.15.3d-2017的信道模型主创人员,两度获得IEEE VTS尼尔谢菲尔德最佳电波传播论文奖。
何丹萍,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导,长期从事电波传播建模研究,成果打破基础软件禁运“卡脖子”难题,核心指标国际领先。成功用于铁路专用无线通信、5G无线网络的建设与运维,保障多项重大专项任务。是IEEE国际首个太赫兹通信物理层标准唯一中方代表。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国际应用计算电磁学会青年科学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多次获省部级科研奖励。
此次项目获奖,不仅是对两位北交大学者的又一次肯定,亦为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立于1996年的北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前身可溯源至1909年建校之初设立的邮电班,是我国早期成立的电信学科之一,1949年电信系正式建系后成为学校的传统特色优势学科之一。建院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成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获评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并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A 类学科。
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具有业界领先水平的优秀人才选择加入北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校现师资队伍包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未来互联网络体系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面向高速铁路控制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长期以来,依托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移动专用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进轨道交通自主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安全协同2011国家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他们步履不歇,探索学术前沿,取得了众多亮眼成果。如今,北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已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光通信和光网络、光传感及光电子器件、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国际水平,年均科研经费过亿元。
未来,北交大学者们将继续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产出更多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
本文内容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官微等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1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