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援建这个事,听着很高大上,但在几十年前,其实并不新鲜。
最著名的是1983年创立的深圳大学,当时是由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中国人民大学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懂行的都知道,这在中国高教界,当真是“取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独步江湖啊!
还有比如1986年创建的宁波大学,当时是有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1985年创建的青岛大学,得到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对口援建;直到2000年以后,还有北大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清华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等等。
但是话说回来,对口援建虽然不稀奇,可是一所大学由清北援建长达三十多年,还真是不多见;而且建校时定位极高,但被清北援建了三十多年,至今却连个正经的博士点也没有,世界一流学科挂零,这也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您猜对了,这儿说的正是烟台大学。
烟台大学成立于1984年,起步不能算晚,当时得到了国家高层中,山东籍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这位领导人在烟台考察期间,对筹建中的烟台大学,是这样规划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面向全国,并对海外华侨子弟开放。
起点要高一些、快一些;
不是游击队升级,而是正规军下蛋,清华北大要长期支援。
这老人家一出手,果然不同凡响,请来了教育部党组书记担任烟台大学名誉校长,国家顶层领导人书写校名,引来清华、北大与烟台大学对口支援——那可不是来海边旅游的,真是全心全力下血本啊——烟台大学首届领导班子,书记是清华出的,校长则来自北大,各院系的教学和管理核心,则由清北抽调骨干教师出任,打个比方来说,这烟大就是个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富二代”,甚至有点山东版“西南联大”的意思。
到1990年,原定的六年援建期结束了,但烟台大学和清北共同组建了“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定期研究指导烟台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给予烟大必要的支援和帮助。至今,这个委员会仍然定期召开会议,持续传经送宝,已经三十多年了。这在国内,还真是独一份。
那问题就来了,这个“富二代”长到今天,为什么全省排名入不了前10,本科录取分数在15名上下,世界一流学科和博士点双双挂零,第四轮学科评估最高只拿了一个B级,混成了“泯然众人矣”呢?
当然,咱这么说有点狠,公平起见,要把山东大学、海洋大学、石油大学这几个部属211高校拿掉,只在省属院校里面比,但即便如此,烟大的排名也只能再上升3位,也高不到哪儿去。
最能看出差距的,是只比烟大早办学一年,同样是清北援建的深圳大学,如今人家深大可是有了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第四轮学科评估一个B+、五个B,在各种大学排名榜中,大概是全国前20—50之间的位置啊。还有比烟大晚一年建校、由北大援建的宁波大学,如今也位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咱哥几个条件相当,几乎是同时起跑,如今这差距咋这么大泥?
有人说了,不对——烟台大学有博士点啊,人家这“药学”学科的博士,招生很多年了呀?
这您可得看清楚,烟台大学确实有一个“重大新药新型释药系统”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但它不是国家正式授权的学位点,全称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只是一个临时性的项目,您只能在一定时间(一般是5年)和指定学科范围之内,培养博士生,时间到了就得重新评估认定,国家需求情况如果有变,也可能就此撤销了。打个比方来说,它算是单位上的“临时工”,但肯定不是正式在编职工——你懂得。
那么烟台大学这些年是怎么混的呢?
清北援建期满之后,烟台大学长期是作为省属高校而存在,山东省肯定比烟台市有钱,但你架不住家里孩子多啊,摊到每个人头上的,也就算不得什么了。以2020年的山东省属高校经费预算排名来看,烟台大学从前一年的8个亿,猛增到了10.35亿元,但是,也只列省属高校第15位。
对比那边的深圳大学,得到了深圳特区的全力支持,原则上来说,经费预算上不封顶,真是羡煞旁人啊。
烟台曾长期位列山东GDP第二
您说了,不对啊,深圳是特区,可咱大烟台也不弱啊,在省会济南合并莱芜之前,烟台才是仅次于青岛的山东GDP老二啊?但没办法,烟台大学在深度的校城融合上,一直欠点功夫,作为省属高校,没有深度获取属地城市:烟台市的资源。
作为对比,举个例子来说,青岛大学自建校起,虽然是省属院校,但是省市共建、以青岛市为主的模式,得到了青岛市和山东省双重的大力支持——
经费预算自不必说,2020年19.11亿,几乎是烟台大学的两倍;烟台大学建校14年后,1998年有了硕士点,这个速度就很快了,但青岛大学在省市的支持下,成立9年就拿到了硕士点,可谓火箭速度,1998年烟大拿下硕士点的时候,人家青大都已经有博士点了。
烟台大学成立至今,完全自主发展,没有合并任何其他学校,青岛大学成立8年后,就合并了老牌名校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实力大增。甚至,在省、市的政策倾斜下,青大还差一点超车老牌名校山东工业大学,拿下一个山东省的211院校推荐名额,此间详情,可见拙作:山东工业大学力压青岛大学拿下211,却为何,令山东憾失一个名额
烟大的发展,还有一个关键性转折,就是2009年申报博士点的失利,当时是省会城市的高校:济南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占了先,这一步跟不上,就又错失多年的发展机遇,后来步步跟不上。
2020年最新的这一轮博士点申报,山东省公示了四所高校: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和山东艺术学院,烟台大学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有人说,这是因为强省会战略,要全力发展省会城市,因此上榜的齐工、山建和山艺都是驻济高校,兼顾了1家驻青岛的高校。最终结果,2020年推荐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青岛农业大学和山东省的亲儿子:齐鲁工业大学。
好在,在2019年,山东省教育厅终于和烟台市签署了共建烟台大学的战略协议,引入属地资源重点建设烟台大学,在一流学科、一流大学、教学科研平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这烟大的预算,第二年(2020)也猛增了两个亿。加上传统的清北援建,烟大未来的发展,也是前景可期吧。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