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欧元等于多少人民币(900欧元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高飞昌 9月4日-10日,在慕尼黑举办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简称慕尼黑车展)上,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一幕:近20家中国汽车企业漂洋过海抵达,在主展馆或户外开放展区,向海外公众展示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

经济观察网记者在慕尼黑车展现场看到,参展的中国企业主要包括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科技创新企业三大类。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整车企业有比亚迪、零跑汽车、上汽MG、阿维塔、小鹏汽车、东风风行、赛力斯;动力电池企业有宁德时代、欣旺达、孚能科技;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科技企业有地平线、黑芝麻、轻舟智航、商汤绝影、禾赛科技、纵目科技。

由于是在德国举办的汽车展会,来自德国的几家车企“主场作战”,宝马、奔驰、大众、欧宝均搭建了展台,且发布了新车型。零部件企业方面,博世、西门子、采埃孚、大陆集团、舍弗勒、博泽等德国巨头也参加了车展。

除了中国与德国的企业,此次慕尼黑车展上来自其他国家的企业并不多,现场只见法国的雷诺等少数整车厂,而日系、美系、韩系品牌大多数车企都没有现身。韩国企业中仅有摩比斯、LG等供应链企业在场。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国际车企缺席线下车展的现象多了起来,此次慕尼黑车展也不例外。这样的车企参展结构,让一向积极参展的中国企业被凸显了出来。慕尼黑车展上,中国企业以近20家的规模,从数量上足以与德国企业“平分秋色”。

如此展会阵容,一时间引发了中德企业界巨大的关注。有来自国内媒体的声音称,中国汽车“攻占”了慕尼黑。德国则有媒体表示“中国汽车已经崛起”。以至于,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车展开幕式的发言中,还鼓励德国企业说“竞争应该激励我们前进,而不是吓倒我们”。

从车展上亮相的产品看,中国电动汽车的设计、功能,都要比国外品牌更加夺目。实际上,相似的一幕在今年4月份开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就曾上演过。当时,许多国际车企高层,纷纷对中国汽车产品的快速变化表达了“震惊”。

然而,这里是德国慕尼黑,是百年汽车工业的“家门口”,是全球最成熟的汽车市场——西欧市场的核心。中国车企齐聚慕尼黑,比单纯亮相更重要的诉求,是想要打开西欧市场,这是中国汽车出口二十年来一直未占领的空白。这一次,阵仗庞大的中国车企能否如愿?

又一次的“做秀”?

中国汽车品牌亮相欧洲大型国际汽车展会,在过去十多年里并非新鲜事。慕尼黑车展的前身法兰克福车展、巴黎车展及日内瓦车展,是欧洲三大国际车展。在这几大车展上,过去多年里不断有过中国汽车品牌的身影。当前主流自主品牌中的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长城、奇瑞、吉利、比亚迪等,无一不曾踏上欧洲车展的展台。

但参展过后,中国汽车品牌带来的不全是好消息。2005年,中国品牌首登法兰克福车展,那一年参展的企业华晨、陆风,其旗下的车型被德国的汽车安全测试机构在碰撞测试中给出了“0分”的成绩,让初出茅庐的中国车企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此后多年里,中国汽车品牌登陆欧洲车展,逐渐演变成了“刷存在感”般的品牌宣传。不少中国品牌站上了欧洲车展的舞台,但此后再无下文。从结果上看,截至目前,还没有哪个本土生长的中国品牌真正赢得了欧洲市场的认可。

从这个角度看,2023年的慕尼黑车展,中国汽车品牌以更大规模的阵容出现,似乎是一次声量更大的“赚吆喝”。

在中国企业中,零跑汽车、阿维塔科技等企业均是第一次来到欧洲参展,许多智能科技创新企业也是如此。其中,零跑汽车发布了“欧洲战略”,宣布要进入欧洲市场。而在过去多年里,参展欧洲车展、宣布欧洲战略,已是中国车企的一贯动作。实际的欧洲市场开拓成果,还有待时间检验。

但这一次也有所不同。经济观察网记者从现场看到,除了有中国车企参展,来自中国车企的几位高层也现身展馆,其中包括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东风集团副总经理尤峥、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阿维塔科技董事长谭本宏等人。在过去的欧洲车展舞台上,并没有如此多的中国车企高层到场。

另外,此次参展慕尼黑车展的中国车企,清一色展示的都是电动汽车。“同台竞技”的德国宝马、奔驰、大众集团旗下多个品牌,也同样发布了电动化概念车。作为对比,中国车企带来的都是量产实车,而德国企业的下一代电动车型预计量产时间要到2025年左右。

在电动化的路上,中国车企走得更快,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车企齐聚慕尼黑又像是一次预演,即中国品牌将通过电动车抢占欧洲市场。纵然有一些企业不乏“刷存在感”的诉求,但以先进技术和产品撬开欧洲市场,是中国车企来到慕尼黑更深层次的冲动。

中国汽车出口来到临界点

中国企业选择集体登陆2023年的慕尼黑车展,背后有着一些必然因素。

首先,今年中国汽车出口表现凶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汽车出口253.3万辆,同比增长高达6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3.6万辆,同比增幅高达1.5倍。预计全年汽车出口量约500万辆。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

诸多行业分析认为,中国的汽车发展已经走到了全球化的临界点。从历史经验看,日本车企在上世纪70年代、韩国车企在上世纪90年代,都曾经历了出口大幅增长、继而实现全球化的过程。现在中国车企在做着同样的事。

当前,中国汽车海外出口的目的地市场,主要还是亚非拉等欠发达地区市场,在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中国汽车还未能占据主流。眼下,突破欧洲市场成为重要的一步。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已经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

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认为,中国车企除了本土市场外,让出了全球四分之三的汽车市场。全球一年8000多万的全球汽车产业规模,除了内需(2000万辆),中国在海外市场分到的羹太少了。

与朱江明保持同样观点的中国车企高层不在少数。中国车企一致看到了海外市场的潜力。这也是近两三年,中国电动车不断走向欧洲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品牌明显加快了进军欧洲的步伐,仅在挪威一地,就已经有比亚迪、红旗、蔚来、小鹏、岚图等许多企业进入。此外,魏牌、领克等中国中高端品牌也在加快拓展欧洲市场的脚步。

在国内市场,近几年有一大批全新的高端汽车品牌涌现,并大幅蚕食了原本属于国外品牌的市场。这一转变给行业带来的信号是:中国品牌来到了全面崛起并能与海外品牌掰手腕的临界点。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陷入激烈“内卷”,而海外市场还有着很多空白。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发售的新车,价格要比国内市场高出很多。以比亚迪发布的海豹车型为例,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50,990欧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和44,900欧元(约合人民币35万元),售价相当于国内的一倍。在海外卖出更高的价格,这成为中国品牌对自身产品自信的一个表征。

进入欧洲市场障碍仍在

有乐观的观点预测,中国汽车很快就会在欧洲占据较大的市场。来自芬兰商务局的人士表示,看好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将占据欧洲市场15%的份额。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可见度还十分低下。以业已进入欧洲市场的比亚迪为例,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市场销量达7.43万辆,但在欧洲销量仅为2998辆。不过,比亚迪的目标很大,计划到2030年,将欧洲市场的销量提高至约80万辆,市占率达到10%,跻身欧洲前三大电动车品牌。为实现这一目标,比亚迪还计划在欧洲自建工厂。

据了解,一些中国品牌汽车,如领克、蔚来等,目前在欧洲推行“订阅制”的销售形式,其车辆主要销售给欧洲的公司员工用车,在私人市场的推广尚不尽人意。

进入欧洲市场,并非那么简单。首先,欧洲汽车市场十分成熟,当地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要求严苛。上文提及的汽车安全碰撞测试,就曾让不少中国汽车品牌“铩羽而归”。近几年,随着中国汽车的品质提升,车辆安全标准已不再是障碍,但新的门槛接踵而至。例如,目前欧美国家针对中国推行“去风险化”策略,这给中国汽车带来无形的约束。又如,欧盟出台的《新电池法》,其中关于“电池护照”、碳足迹的要求,将给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及电动车厂商带来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补贴等方式加大对于电动汽车的投入,以支持本国电动品牌的发展,中国车企的电动化优势,在欧洲将面对复杂的局面。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德国将大力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并将在数周内出台为电动车提供更多快速充电选择的法律。未来几周,德国将颁布一项法律,要求几乎所有加油站运营商为电动汽车配备至少150千瓦的充电桩。德国也将成为欧洲第一个引入这项法律的国家,让人们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担忧成为历史。

不少国际车企正在电动化领域迎头赶上。德国的宝马、奔驰、大众、奥迪等都在积攒自己的电动化、智能化实力,在2025年它们的电动车产品将大批量投产。更重要的是,欧洲车企具备全球化发展的天然优势,而这正是中国品牌的短板。当前,中国汽车对欧洲的出口还仅停留在货物贸易阶段,远远不及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深度本土化的程度。

另一个显性的门槛是品牌知名度。中国汽车品牌众多,但能在全球市场被识别的品牌少之又少。目前在欧洲市场销售较好的中国品牌是上汽MG,其上半年在欧洲销售11.5万辆,同比增长143%,其中一半是新能源。但MG品牌原本就是上汽收购自英国的品牌,这一点区别于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

由此,在全球市场较量中,中国汽车品牌想要从欧洲市场脱颖而出,将需要跨越品牌认知、全球化布局、本地化生产、法律法规等多重考验。中国车企虽然在中国市场完成了局部领先,但距离站到全球市场的制高点还相当遥远。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43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13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13日

相关推荐

  • 英国女王大学何馨吾讲师

    Hello小伙伴们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所学校 它位于英国北爱尔兰 成立于1810年的它有悠久的历史 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英国女王大学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NO . 1 地理位置与交通 英国女王大学坐落于贝尔法斯特,它是英国北爱尔兰的最大城市,人们热情好客,交通便利,是生活和学习不二之选。它也位于英国最安全的地区(…

    2024年10月13日
  • 德国留学政策有哪些_德国留学政策有哪些

    为了帮助更多学子了解赴德留学资格,规划求学之路,DAAD(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日前公布了一份赴德国留学资格指南,针对德国高等教育即本科或者硕士的一般入学资格作出解答,供有留德意愿的同学参考。 对于高中申请本科的学生而言,无论是普通高中毕业学生,还是国际学校(如IB, A-Level以及AP课程等)学生,只要满足相应的专业和分数要求,均可去德国读本科。 2020…

    2024年3月6日
  • 师范专业就业前景排名

    这些年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家在选大学挑专业的时候纷纷选择好就业的、热门的。近几年,师范类大学的报考热度是不断上升,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工作。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相当于是拥有了一个“铁饭碗”,不仅工作轻松,薪资待遇也非常好,还有暑假和寒假这种特别的待遇。 随着国家对教师政策的扶持,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收入,无数的好消息说明了教师的春天要来了。选择教师…

    2024年1月3日
  • 专科学校数量_专科学校数量排名

    来源:中国经济网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本名单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 收藏全国3072所高校全名单, 填报志愿用得上! 来源:教育部网站、人民日报微信

    2024年2月23日
  •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世界排名_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官网

    英国在建筑设计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对于该科目的学习及研究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英国于1834年就建立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oyalInstituteofBritishArchitects,简称为RIBA),该协会在全球拥有超过三万名以上的会员,与美国建筑师会AIA并称为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具知名度的两大建筑师协会。 英国也是一个盛产建筑大师的国度。许多大学本身就是…

    2024年4月28日
  • 香港给钱就能上的大学

    日前有香港媒体报道,部分中介推出内地生就读香港高校的“保录”服务,其中香港大学的“保录”费用达200万元人民币。香港大学微信公众号3月15日就此发文表示,此事绝无根据,并保留权利,追究有关人士的法律责任。 香港大学教务处入学事务部在声明中表示,留意到有社交媒体近日帖文指可以代客申请港大本科或硕士课程,并指可以低分直接录取、无须标准成绩、无雅思、托福、本科背景…

    2024年12月9日
  • 国外留学好吗

    出国留学的好处: 1、留学能领略国外的优美风光并开阔眼界。 2、了解外国的多元文化,增长见识,结交各国各地朋友。 3、有机会体验不同的教育方式。 4、在国外学习可以有机会完全沉浸在一种新语言中,能练就一门地道的外语。 出国留学的弊: 1、交流上不够流畅。由于语言原因、文化原因等等。所以需要学习不少语言与文化。特别是在跟社会打交道的时候,比如找房子、写契约之…

    2024年4月20日
  • 国立台湾大学马小康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致辞。 高龑 摄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马海燕)“智创未来”2017海峡两岸青年科技交流营开幕式29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本次活动共有来自台湾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22所台湾地区高校和北京科技大学近200名师生参与。 本次交流营是以迅猛发展的汽车智能技术为背景,以“智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交流活动,旨在培养大…

    2024年11月27日
  • 格拉斯哥大学moodle

    ※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一、走近格大 1. 格拉斯哥大学,简称格大,始建于1451年,是全球最古老的十所大学之一,也是英语世界第4古老的大学(前3依次是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 2. 格大原本是一所教会学校,而其校徽的设计灵感正是源于该地区基督教圣芒戈经典中“未钟未树未鸟未鱼”的故事。校徽最上面是一本书,象征着格大是一座教育的…

    2024年12月13日
  • 新东方报名_新东方报名需要什么条件

    500年前,江阴徐霞客以一人之力,游遍中国大好河山,并留下了一部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500年后,与徐霞客同为老乡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阐述新东方带孩子探索中国的深远意义。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能只读学科考试的书,更要读启发孩子智慧和思想的书;行万里路,就是要让孩子走向大自然、人文历史和大江大河,从而由心生出一种豪气、一种…

    2024年3月11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