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然而在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诞生之际,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牧场。那么堪培拉为何能从新南威尔士州的一处牧场发展成为国家首都呢?这还要从二十世纪初说起,1901年英国的六块殖民地组成了统一的澳大利亚联邦,但联邦诞生后,针对将首都设在哪里的问题,墨尔本和悉尼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墨尔本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时候,因为疯狂的淘金热潮而成为了当时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的城市;而悉尼则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早在1788年,英国第一舰队的指挥官亚瑟·菲利普上将就带领近千名囚犯在悉尼的杰克逊港建立了英国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个殖民区。鉴于此,墨尔本和悉尼都想成为新诞生的澳大利亚联邦的政治中心。在这场纷争中,西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和维多利亚州支持墨尔本,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则因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支持悉尼。激烈的纷争和潜在的分裂危机使联邦政府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游走在两个对立的势力之间。最终,经过妥协退让,一份被各方接受的方案诞生了:在墨尔本和悉尼之间的某个地方筹建新首都,新首都必须在新南威尔士州境内,且至少距悉尼一百英里(约一百六十公里)。在此之前,墨尔本暂时肩负首都之职,同时墨尔本议会大厦升级为澳大利亚联邦的国会驻地。
后来经过缜密的勘测和慎重的抉择,一个有山有水的福泽之地被选定为了澳大利亚新首都所在地,它就是堪培拉,一个东北距悉尼280余公里,西南距墨尔本660余公里的地方。堪培拉是一个点缀在绿叶之中的氧吧,而其之所以有此殊荣,完全源自一份经典的设计方案。1912年5月,在137件澳大利亚新首都的设计方案中,美国著名风景园林师沃尔特·伯里·格里芬的作品脱颖而出。
格里芬方案的素描图
格里芬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自然风貌和人工建筑最大限度地融合起来,从而使得堪培拉成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都市。而在这个田园式的现代化都市中,政府机关区、商贸休闲区、居住区等在多角的几何形和放射性路网的串联之下,组成了相互协调的有机体;而人工打造的格里芬湖,则宛若一条天蓝色的丝带,给堪培拉注入了灵动和欣欣向荣的气息。当时的堪培拉虽然属于内陆市镇,但是随着地处悉尼市南部、濒临太平洋的杰维斯湾在1915年并入澳大利亚首都领地以后,堪培拉亦拥有了自己的出海口。
澳大利亚的首都之争是一场地区利益之争,如果处理不当,则刚刚诞生的澳大利亚联邦就会有分崩离析的危险。墨尔本的最初移民大多是怀揣着发家致富梦想的淘金者和各国的资本家,也就是所谓的“自由民”,他们从心底里充满着对新南威尔士州和悉尼的鄙视和不屑。因为最早到达悉尼的人绝大多数是被英国政府流放的罪犯,他们通过连年苦役而获得自由身份,所以墨尔本人将自身标榜为“文明高尚的人”,标榜为代表整个澳大利亚文化底蕴的人。悉尼的历史起点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悉尼凭借绝佳的地理优势和更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后来居上,逐渐成为澳大利亚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所以澳大利亚联邦为了避免国家内部出现裂痕,只得将首都选址在了墨尔本和悉尼的中间。
1927年,澳大利亚正式迁都堪培拉。但由于当时的堪培拉还是一个荒凉的欠发达地区,所以联邦政府的各个机构仍然继续留在墨尔本或悉尼履行职责。而直到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大多数政府人员才陆续转移到堪培拉。从此以后,堪培拉开始以新兴首都之姿蓬勃发展。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