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身份的爆火,比想象中来得更早一些。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截至今年6月末,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一共收到了10万份申请,其中获批的,超过6万宗。
这大概是个什么水平呢?
回想去年年底,港府大开引才之门,当时的目标是在2023-2025年间,每年吸引3.5万名留港12个月以上的外来人才。
如今,短短半年多时间,香港身份规划从业者遍地开花,无数内地精英和中产跃跃欲试。
别说港府今年的KPI,连明年的KPI,都已经完成大半了。
这种吸引力,是从哪里来的?
或许对于一代人而言,香港从来都不只是一座城市,更像一个流光溢彩的文化符号。
但当单纯的文化符号上升为生活方式的选择,这场事关身份的双向奔赴背后,显然,藏着更隐秘的谋划和考量。
几万块,给孩子一个plan B
“要拿HK身份,除了优才和高才,也可以去香港读个硕士,晚上和周末上课,有意者可以私聊。”
周一一大早,伟楠就进入了撩客模式。
为此,他还特意把自己在微信群里的昵称,改为了“在香港”。
一年多前,伟楠投身香港身份规划行业,见证了香港招揽人才的疯狂。
2022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等多项人口发展的新举措,自此,这座超一线城市正式大开闸门。
从那时起,公司团队逐渐变得忙不过来,每天加班加点与客户沟通是常态,聊天软件常年躺着99+条未读信息。
高强度的工作时长带来了丰沛的回报——
最近,公司每个月能接十几甚至几十单香港身份的申请。
如果按平均每单4-6万元的咨询服务费计算,一年下来,营收能轻松突破千万。
他们的主力客群很明确,一线城市的高净值人群,以及互联网大厂的中高管。
但其中,几乎没有人真的打算去香港长期生活。
“主要是给孩子一个plan B。”
在往年的经验里,只要孩子能获得香港的永久身份证,就可以以华侨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在这个以“公平”为第一要义的考试里,获得重大的优势——
要进入同样的985和211,录取分数线能比内地考生低平均150分。
此外,如果目标是“出海”,也有捷径,参加香港DSE考试,进入香港前八大高校的概率也会高很多。
咨询机构宣传资料
和动辄几百万的学位房、费钱费妈的鸡娃攻略一比较,花几万块咨询费就能给孩子铺个康庄大道,性价比似乎就很高了。
除了香港身份以外,伟楠也做起了海外资产配置,卖起了理财和保险。
说来也并不奇怪,毕竟这是一条产业链上的事。
“现在国内的投资渠道太有限了,基金、股票和房产的收益率都不行,有了香港身份,没有那么多掣肘,配置资产就方便多了。”
最后,伟楠给了个心领神会的表情。
申请优才的200多天后,我后悔了
递交完香港优才申请的200天后,北北想放弃了。
他从是去年11月开始着手准备的,当时正值疫情居家封控,处处不方便,北北脑子一热,就交了2.5万的首期中介费。
和伟楠的大部分客户一样,北北的需求很简单,就是想给3岁的孩子铺路,十几年后,有机会享受华侨生联考的“红利”。
中介费交上去之后,北北迎来了第一个难题——
在资料清单中,要求有50万的存款证明。
这一点,中介没提过,此前博主分享的攻略里也没有,北北不由得慌了一下。
好不容易凑齐了数目,又要上传个人陈述书。
简单来说,就是对个人履历和申请原因做详细的阐述——
过往取得的成就,具备的专业技能,以及为什么要去香港,能给当地带来怎样的贡献。
咨询机构提供的大致撰写框架
北北有点不知道怎么下笔,想要个模板做参考,但中介以不能透露其他客户隐私为由,只愿意给个粗略的框架。
北北只好靠自己,好不容易在网上搜了一个可以借鉴的版本,硬着头皮写完,就交给机构处理后续了。
40天后,北北拿到了申请的档案号信。
但此后,就渺无音信了。
究竟是审批通过了还是失败?没有个准信儿,在等待的过程中,北北逐渐冷静下来,思考了很多——
如果真的申请下来了,怎么续签?做好去香港生活的准备了吗?
香港优才不能一蹴而就,从优才获批到转永居前有七八年的时间。为了给孩子拿到身份,大部分人需要经历两次续签,期间的开销,不是一个小数目。
大多中介提出的建议里,“通关”的方式,包括居住在香港和不居住两个选项。
如果不居住在香港,没有与香港“保持良好的沟通来往”,就需要祭出“钞能力”。
此时,可以选择公司进行挂靠,按照前期的经验,一年大概需要10万港元左右。
而如果居住,那前后至少要在香港呆足一年,也就是说,需要准备至少一年的生活和租房费用。
作为全球房价最高的城市,在香港随便租个能生活的房子,光是月租金就要一万多港币,这还没有加上伙食和交通费用。
粗略算下来,如果人在广东,几年下来,三十万左右勉强够用,但如果在其他省份,加上来回的交通成本,可能预算就得再往上提了。
回到北北身上,虽然他和妻子都是自由职业,时间相对灵活,但一想到后期诸多额外开销,他就感觉到由衷的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北的心态也开始不一样了——
“现在这个大环境,小孩高不高考、考不考得上好大学好像也没什么所谓了,我也变佛系了,一切听天由命吧。”
身份红利,会被稀释吗?
以上,都是当下香港人口争夺战下的时代缩影。
香港的大放水,终究是因为太缺人了。
2019年末,香港人口的临时数字来到750万人,随后开启了连续三年下跌的态势。
从2020年7月到2022年底,香港居民经机场离港的净移出数量超过40万人,这些人大部分流向了新加坡、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地。
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少了,所以需要引才,能给人才提供的是香港特有的身份便利,比如税费优惠、免签多国、公费医疗等等。
尤其是教育。
但这种优势,未来也有不确定性。
就拿家长们最关心的华侨生联考来说吧,2023年,联考的报名人数增加到7300人,比去年涨了近一半。
参加今年联考的港籍学生,大约是在2004-2005年出生的港宝,未来,随着前些年“双非”婴儿数量的增加,会给联考带来庞大的考生数量。
这种升学压力,在2030年前都会比较明显。
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如今香港引入的大批人才,对后续教育资源也会存在挤压。
虽说香港的出生人口从2016年开始下滑,加上近些年新获得香港永居身份的人数不多,看上去参加华侨生联考的港籍学生会有所下滑。
但按照今年这个态势发展下来,如果半年香港就能够吸引6万人,以后的竞争压力会不会倍增?
或者,十几年之后,升学制度会不会改革?
那就不好说了。
一场错位的选择?
除去教育红利,如今的香港真有那么好吗?
80、90后这一代,基本都是看着TVB和香港电影长大的。
当时,粤语红遍大江南北,一首《狮子山下》,演绎的,是这座城市的底色——
小人物也能翻身,无论前途多么崎岖,也绝不轻易放弃。
那时,香港人都普遍相信,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只要奋斗就能成为下一个明日之星。
时过境迁,现在的香港似乎出现了空心化的迹象——
GDP增速放缓,楼市不振,大批港人北上“捞金”,一些港星接受采访时不禁感叹:
“你能想象吗,我在内地直播一周赚的钱,比在香港一年赚的钱还要多。”
与此同时,反向代购兴起。
随着跨境电商、内地免税店的日渐成熟,香港的关税优势几乎不复存在,反倒是两地相差甚远的生活成本,令港人羡慕不已。
于是,每到周末的深圳商场和地铁站,总会出现这样的身影——
用粤语夹着英文的港人,拎着大包小包的奶茶、鲍师傅、盒马采购的食物,出发回程。
我们熟悉的那个属于香港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
今天,如果内地精英的争相赴港,只是为了一次教育投机,那么,港府所期待的双向奔赴,到头来怕不是竹篮打水——
一场空。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