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179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Henry,2002年出生于重庆。
19岁,我考入世界名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但我并不是学霸,初中时甚至还有些垫底。但父母从来没有盯着我的成绩,而是不断引导培养我对学习的兴趣。
不仅如此,他们还鼓励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我体验了同龄人不曾见过的风景。
我曾到西班牙,与足球运动员哈维的团队一起训练;在加拿大读高中时,作为唯一个亚洲人加入全国前三名的篮球队;我采访过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等顶尖科学家……
我在伯克利大学见识了教育模式的巨大差异,这里就像一个社会,各路大神济济一堂,很多学生早早地就选择辍学创业。我看到的并不是外国大学的躺平,而更多的是内卷。
(刚到伯克利的时候)
我的父亲是设计师,母亲是公务员。我是家里的独生子。
小时候,我家的经济条件还算不错。可以说,物质方面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精神方面,从小到大,我们家是富足的。
幸运的是,父母从来不强迫我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更重要的是培养我的兴趣。比如,我小时候喜欢踢足球,他们就陪着我踢球,让我参加相关的训练营。他们还会送我到西班牙,跟当地著名的足球运动员哈维的团队一起训练。
父母的陪伴,让我获得快乐的同时,更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充盈。
直到现在,我们经常“坐而论道”。有的时候是哲学相关的话题,比如人生的意义。有时候则是一些天马行空的东西,比如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
父子之间的思想碰撞,重塑了我的三观,也能激发出很多的能量。久而久之,我在看待问题上面,会习惯于关注本质,从而得到自己独立的结论。
(画画是我一直在坚持的爱好)
不仅如此,成长过程中,我也遗传了父母身上的艺术基因。因为之前,父亲曾在大学当过美术老师,而母亲是美术生出身。
从小,我就喜欢画画,而且经常拿起画笔在墙上乱涂乱画。如果换作其他家长,恐怕早就大发雷霆了。
然而,父母不仅没有阻止我,反而很包容。他们鼓励我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地创作。这可能就是,我能够一直对画画保持热情的原因。
总之,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没有拔苗助长过早地耗尽我的潜力。而是,不断启发我,让我能够在学习上保持长久的后劲。
上学时,我其实算不上学霸。不过,我读的小学和初中,一直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之一。
升到初中时,我被分到了尖子班。面对云集的高手,我的学习成绩并不出色,甚至排名还比较靠后。
但父母并没有给我任何的压力,而是不断引导我如何去学习,直到我自己对学习真正感兴趣。
(小时候的我)
到了高中,父母就把我送到了加拿大读书。可是出国前,我的英语并不是很好。后来,我改变了学习策略。当时一半的时间用在学校,剩下的一半的时间我就去补英语。
每天不停地背单词,学语法,生活中也尝试着用英语沟通交流。渐渐地,我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好。
最令人开心是,我在只花别人一半的时间的情况下,其他各科的成绩还提升了到了尖子班的中等水平。
在加拿大,我读的是一个私立学校。可能大家觉得国外的高中会轻松一点,但是我的高中生活一点也不比国内的高中轻松多少。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2点,真的可以说是身心俱疲,却也非常充实。
而且,课余时间我还要参加篮球队的训练。我是一个特别喜欢运动的人,从小学到初中,基本上一直都在做体育委员,到加拿大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篮球队。如今回想起来,这真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初中时候的我,一直喜欢运动)
当时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在加拿大能排到全国前三,有着多位国青队队员甚至准NBA队员。
可想而知,这个篮球队的水平有多高。而我才刚开始打篮球,这种水平,根本就入不了他们的眼。
为了能够加入这个球队,我开始了自虐和被虐的过程。自己每天早上6点起床训练,放学之后,接着再跟队训练两个小时。这种情况下,还要兼顾学业不能落下,所以我每天都困得不得了。
顶着各种压力,刻苦训练了两年,我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学校的篮球队。然而,噩梦才刚刚开始。
因为我是团队里面唯一一个亚洲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他们的圈子里。而且有一半以上的队员,身高都在两米多,我的个头只有一米七几。在他们面前总是矮半头。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要从多伦多到蒙特利尔去打比赛。到了之后大家一起住宾馆。当时我被安排和其他两个队员住一间房。其实我和他们还不太熟,晚上我们要三个人挤两张床。
(和队友比身高,我真的没有优势)
打完比赛,我异常疲惫。晚上,听着他们的打鼾声,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本来自己可以不用加入篮球队,不用这么拼,这样自己每天都可以舒舒服服的。可我却偏偏选择了这一条被虐的路,心里五味杂陈。
事实证明,我没有让自己在舒适圈里待太久是对的。这一段经历,对我而言收获非常大,甚至在我以后申请伯克利大学的时候,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很庆幸自己有勇气走出舒适圈,做很多人不敢做的事。
但这种拼命训练的状态,差点让我一命呜呼。
我住在加拿大一个寄宿家庭里,主人家有一个地下车库。由于疫情肆虐,我只能每天到地下车库去训练。
长时间的训练,让我吸入了地库的某种细菌导致感染,得了脑膜炎。刚开始只是头疼,我也没当回事儿。毕竟疫情全球肆虐,如果出门怕不太安全,就没有吃药或者看医生。
结果,有一天我突然晕倒了,还口吐白沫。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晕倒。后来救护车及时赶到,把我抬到急救室去抢救。
(儿时丰富的表情包)
当时我还有一点点意识,记得在救护车里的时候,护士让我动一下手指比123。我只能比到2、3就比不出来了。我无法集中注意力,也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说不出话来。
还好,我被及时送医抢救,现在看来也没有留下任何的后遗症。至少,目前计算机学得也挺好,脑子没啥问题。
不过,也正是这一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生命非常的脆弱。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去享受生命的过程。
还有一件事情,让我感觉比较自豪。同样发生在高中时,我去了两次非洲的马拉维。
之所以选择去这里,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过非洲,我不了解它到底是怎样的世界。我想亲身去感受一下。
当我到了马拉维,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我受到了强烈的触动。这里长年累月遭受疾病的困扰。孩子们没有学可以上,甚至连饭都吃不起。
(我和马拉维的孩子们)
但是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们,却依然能够看到他们的笑脸。尤其是孩子们,他们淳朴、天真,几乎每个人都擅长歌舞。
在我眼中,他们的表演非常精彩,我觉得他们很有天赋,只是缺少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我只能在心中默默感叹命运的不公。
如果没有疫情,我想每年都去看一下那边的孩子们。我会尽自己所能,带给他们一些帮助。
非洲之行,也让我认识了一位非常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我眼中,他不比任何人差,只是缺少一个上大学的机会。我竭尽所能帮他申请了重庆的一所大学。
高中生活忙碌又充实,时间也过得很快。2021年9月份,我考进了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攻读计算机和商科。
10岁那年我来美国旅游,有幸参观了伯克利大学。没想到8年后,我会再次来到这所世界著名学府继续求学之路。
(小时候到伯克利旅游参观)
我的大学生活,学习依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就是,逐步去做一些和社会接轨的事情。身边的同学也差不多都是这样。很多人大一大二就开始去创业,积累一些社会经验。
在伯克利,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我觉得这也是中外教育的差异。
在我们中国,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所有高校择优录取。但是,在伯克利的话,它不仅看成绩,还会有其他方面的审核。比如我之前打篮球的经历,在这里也得到了加分。
当然,伯克利大学作为顶尖院校,确实有很多非常出色的人。我认识一个八岁的同学,他现在已经在读研究生数学课了。未来,他很可能会成为非常顶尖的数学家。
有些人,大一就开始读研究生的课程。还有一些,读本科时就已经创业成功,甚至融资到几百万上千万美元。
这就是伯克利大学,它更像一个社会,包容性很强,里面可以允许很多不同的人的存在。
(在校长办公室一起喝茶)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也没闲着。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所以,我开通了自媒体账号,记录和各种人物之间的故事。
我采访过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等顶尖科学家。9月份,我和我们学校的校长一起聊天,聊了很多有趣的事。
我觉得,在和那些成功人士交流的过程中,对自己是一种碾压。这种碾压是幸福的,是充满挑战的。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每一次对话结束后,在各方面我都能得到提升。这就好比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能够看得更高更远。
很多人以为,上了大学就不会那么卷了。其实,大家可能被某些媒体误导了。实际情况是,伯克利大学也是出了名的卷,特别是计算机专业。
只不过,跟国内相比,这边的学生做事更加多元化。他们有的人高中就开始创业,或者做其他感兴趣的事。以至于,在学术和成绩方面就没那么聚焦了。
(伯克利大学的图书馆浓厚的学习氛围)
目前,我也在创业阶段。为了这个创业项目,我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从技术到市场,事无巨细,每天都要开会研究。
我也见过多位投资人,和对方进行各种深度沟通。除此之外,我们也和拥有百万级别甚至千万级别粉丝的博主们,建立了亲密的联系。为后期的合作打下基础。
一说到创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创业需要烧钱。在我看来一个好的项目,是不太需要自己投资的。
就像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如果本身项目很好,自然会有人想来主动投资。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还没毕业就想创业了?
我认为,实践是一个非常好的进步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我身边也有非常好的资源。
比如,我是伯克利华人创业协会的会员。这个协会有很多已经成功的大佬。就在前几天,我以青年企业家的身份,刚刚和他们一起出席了“胡润美国U30创业领袖峰会”晚宴。
(参加胡润美国U30峰会晚宴照片)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那么,在创业的路上,我们将如虎添翼,容易多了。
我还做了挺有意思的决定。如果我的创业项目能够大获成功,我将做好辍学的准备,继续专心做自己的项目。
因为,伯克利大学有它的规定,允许学生辍学之后10年之内回来继续读书。
所以,我的理想状态就是,辍学之后,拿出几年时间好好创业。如果创业不成,再回学校读书。万一做得很好,我可能真的就此辍学了。
世界级心灵导师奥南朵有句格言:“我就是去做,不担心结果,如果不成功,我就接受结果。”
(和洛杉矶风投协会首席执行官合影)
今年我20岁,正是热血澎湃的年纪。我想要好好做事,把所学所爱通通发挥出来。同时,我也享受打拼的过程。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坦然接受。
因为我知道,青春就应该肆意挥洒汗水,这样才能不留遗憾。
【口述:Henry】
【编辑:小骨头】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