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构图很头疼,看了很多,仍然找不到要领。如何才能把构图熟记于心,并熟练地应用?今天我们就从一位中国的摄影大师作品来找找灵感。
形式是框,灵感是魂
在摄影中,我们总结了很多的构图形式。这些形式能给我们一些好的构图参考与指导。而在实际的拍照中。我们就很难用一些固定的形式去套用这些构图。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套用一些形式,拍出的作品是没有魂的。真正打动人的作品,是拍摄者把自己的想法用构图的方式巧妙体现出来,这应该就是大家所说的灵感吧。
用灵感把构图的形式美感来体现出来,这才是构图的高手。在中国摄影师中,有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摄影师——何藩,他把构图的形式美发挥到了极致,对于学习构图来说是最佳的范本。
在何藩的作品中,看到的场景都是很普通,但都能给人眼前一亮,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把熟悉的场景拍出陌生感,这是摄影师构图能力的体现。下面我们精选他的一些作品,通过构图分析,看看他有哪些常用的方法(经验)对自己有参考。
1.夸张的对比应用
在摄影中构图贵在奇,通过夸张的对比是一个很容易出奇制胜的方法。比如摄影中常用的三分法构图,拍摄主体我们一般安排在画面上下或者左右1/3的交叉点,这是画面的黄金点位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突破,比如1/6、1/8甚至1/10的构图比例,效果又如何呢?
台阶
旋律
这两张构图不仅采用夸张的比例,在画幅上也是做了大胆地尝试,不按常规出牌,一切按拍摄的需要来决定,达到随心所欲的状态。根据灵感,我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想法。
2.被忽略的低机位
在何藩的作品中有两个机位使用率很高,一个很低的价位,低到可以贴近地面,另一个是高机位,俯视的角度。这两种机位同样是为了画面有出奇的效果。相对来说,低机位更容易获得,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
在拍摄小孩采用低机位,能拉近与拍摄对象的距离,画面会更有亲和力。
神秘的旅程
低到贴近地面的机位,更有视觉上的陌生感。
3.影子与瞬间巧妙结合
何藩被誉为“东方布列松”,他很擅长拍摄“决定瞬间”,在他的瞬间安排,更为精妙。
心中想好一个画面,然后等待,就像猎人一样,等待猎物走进自己设计好的位置,按下快门。这样的瞬间构成的画面耐人寻味。需要的是耐心与时间。
4.引导线的构图
在摄影中对线条的应用很常见,何藩对点、线、面的应用很擅长。尤其是对线条的应用,通过线条来引导视觉,在平面的照片上表现出空间关系。
香港午夜
异向
通过线条由近及远,采用竖构图有很强的纵生感。
5.点的精妙应用
好的画面一定有一个点睛之笔,很多照片形式很好,但就缺少一个视觉点。这个视觉点的确很难遇到理想的,同时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画面要简洁单一,不被其它元素干扰。所有的焦段都集中在这个点上。所以说,点构图用好了,画面会很高级。
在那里
孤独的漫步
搜索
私人空间
何藩有很多经典作品都是点构图,画面干净没有多余元素,直达主题。
6.通过光影来塑造空间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在构图中的运用可以来塑造空间,给画面增加氛围感。在何藩的作品中有一个地方,他拍摄了很多照片,吸引他的应该就是光影的魅力。
这是一个逆光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从上而下的光线形成绝佳的光影效果,在这个光影中的人物有各种各样的状态,通过光影的勾勒,来展现各种人物的状态更有魅力。
从以上一组作品中可以看出,何藩对这个地方独有情钟,来过多次,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自己想的画面,相同的是都是通过光影轮廓来勾勒。
7.框架式的构图
框架构图大家并不陌生,但并不是有一个框就行了。框架构图用得不好,就很死板生硬,用得好,画面就很有意境。
何藩的框架式构图用得很豪迈,常常用前景占满整个画面,首先框要有美感,然后在空隙处来一个点睛之笔,对于框的选择非常重要。框就像一个酒瓶,酒瓶一定要高级,内容是酒,酒一定香醇。
构图的灵感来之何处?
通过以上几点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何藩的作品不仅给人有强的形式感,而更重要的是,有很精彩的“内容”。没有好的内容来支撑,画面只有形式美算不上是好的作品。而要把这些形式感很自然地应用到作品中,这就是拍摄者自己审美观。
要有自己的独特的审美观,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蜕变。看得多,拍得多,灵感就自然多。何藩曾在采访中说:“我读很多书,文学名著、音乐、绘画、电影都给我很多的灵感和启发。尤其是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比很多导演的蒙太奇效果更棒。
“我对中下层的穷苦大众、弱势群体,有比较特别的同情关怀,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直觉。我从诗句得到很多创作的灵感……我喜欢上海外滩,看到黄昏日落时的归舟,觉得有点诗情画意就拍了下来……”
摄影的很多灵感来自自身的积累,包括对生活的体验与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希望本期的内容,能对你的构图思路有所帮助。
关于何藩更多的作品欣赏
人生的舞台
靠近阴影
这幅作品是何藩最有代表的一幅构图,拍摄于铜锣湾的英皇书院看到一面白墙。他思考加入一些元素构图,于是找了表亲站在角落拍摄,然后在暗房里加工出三角阴影效果。从“决定瞬间”到设计构图。从被动的“等”到主动的“做”,这就为何藩之后出任导演打下了基础。
舞台
一天结束了
赶回家
1950 她在学习
悲惨世界
关于何藩
被成为中国的“布列松”,摄影界的“一代宗师”——何藩,1931年出生于上海,自14岁生日获父亲送赠双镜反光相机后,开始了他的摄影之路,并赢得了摄影奖项。49年移居香港,曾获颁近300个地区和国际性奖项,摄影作品连续八界赢得由美国摄影学会举办的世界摄影十杰的荣衔。他不少作品都被世界知名的博物馆收藏,并在去年获第二届全球华人摄影大奖颁发的“年度致敬人物奖”,是当世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
何藩于1961年加入邵氏电影公司,初时任场记,后转任演员,但多是配角。出演作品三十余部。1972年任导演,执导超过20部电影,著名于导演唯美爱情文艺片。直至90年代退休移居美国。2016年6月19日,因肺炎恶化在美国加州圣荷西的医院病逝,享年84岁。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7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