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3年上市公司三季报迎来密集披露期,社保基金和QFII等中长线资金三季度调仓路线和重仓股也陆续曝光。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已有244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报。超30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了社保基金的身影,QFII更是出现在近40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社保基金重仓股揭晓
Wind数据显示, 在已公布2023年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社保基金出现在315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从持股市值看,方正证券、菲利华、云铝股份、常熟银行等持仓市值居前。方正证券主要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期末持股数约为10.90亿股,持股市值约为80.64亿元。
菲利华为被多只社保基金持有,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国社保基金113组合、406组合、107组合、420组合等出现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5887.90万股,持股市值约26.64亿元。
社保基金还重仓持有云铝股份、常熟银行、中国移动、汇川技术、杭氧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持仓金额均在10亿元以上。从社保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看,多数为细分行业龙头股,以及每年稳定分红的高股息股票。
从三季度持仓变化来看,社保基金重点加仓了稳定分红且股价偏低的股票,中国广核获增仓股数最多。中国广核的三季报显示,全国社保基金102组合、414组合三季度持有公司股票22037.44万股,持仓市值约6.92亿元。其中,全国社保基金414组合三季度新进入前十大股东名单,持仓约9331.65万股,持股市值约2.93亿元。
内蒙华电三季度也获社保基金大手笔增持,其中,全国社保基金1106组合增持4960.67万股,全国社保基金418组合新进持仓3712.81万股。
社保基金作为中长线资金代表之一,资金量庞大、专业化水平高、投研能力强,能够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但不建议投资者盲目“抄作业”。2022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社保基金年度投资收益率-5.07%。
社保基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社保基金成立23年来年均收益率近7.7%,明显高于同期通货膨胀率和投资目标,投资业绩在全球同类机构投资者中处于前列。社保基金将继续坚守长期机构投资者定位,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始终坚定对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信心,坚定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而对于权益资产的配置,就须容忍短期内出现的市场波动。
QFII最新动向
今年8月以来,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出,对A股投资者情绪造成一定影响。记者从目前QFII三季度持仓看,外资三季度期间对部分个股进行了大幅减持,但同时也新进或增持了不少个股。
Wind数据显示,在已发布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截至三季度末,有接近40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了QFII的身影。
从持仓市值看,QFII持有生益科技、华友钴业、万华化学、上海银行、东方雨虹、爱尔眼科、分众传媒等市值居前。值得注意的是,华友钴业今年三季度获QFIII重点加仓。数据显示,三季度期间,花旗银行新进入华友钴业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仓1亿股,持股市值约37.51亿元。
阿布达比投资局、HHLR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万华化学3820.02万股,持有市值高达33.74亿元;其中,阿布达比投资局持有的1934.77万股为三季度新进。记者梳理发现,阿布达比投资局三季度新进持仓了多只A股,除了万华化学外,TCL中环、星宇股份、丽珠集团、聚灿光电、常铝股份等也是新进持仓股票。此外,阿布达比投资局三季度还增持了海大集团、健康元等公司股票。
同为中东资本的科威特政府投资局也在加码配置A股,三季度新进持仓华厦眼科,增持拓邦股份、铁科轨道等,同时减持了部分卫星石化持仓。截至三季度末,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有卫星石化、迈为股份、安琪酵母等持仓市值居前。
中长线资金有望加码配置
随着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有分析人士认为,重投资回报、轻融资圈钱的资本市场投资文化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中外长线资金配置A股。
中信证券研究指出,随着地产调控松绑、地方政府化债等政策的有序推进,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正逐步消除,我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内或将重现活力。同时,越临近年底,市场也愈发关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政策窗口的动向。上周相关防御性板块和白马股票的集体下跌,意味着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从筹码中释放出来,提升了其中优质白马的赔率,进一步提高了优质资产对于长线资金的吸引力。
今年10月中旬,中央汇金公布时隔八年再度增持四大内银,金额合共4.76亿元,承诺未来六个月会继续增持,释放强烈维稳信号,不仅是在政策层面释放流动性,而是拿出真金白银的钱来支撑后市,提振市场信心。中泰国际预计,在“活跃资本市场”政策框架下,后续或能期待保险资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更多中长线资金入市,提振投资者信心。
中金公司表示,基于近期利好政策出台的力度与密集程度,可以明显判断当前处于“政策底”,但考虑到今年以来的屡次反复,接下来不排除投资者还需要一些时间消化近期进展的可能,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情绪底”甚至“市场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7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