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苏莱曼(Susan Rubin Suleiman),哈佛大学法国文学、比较文学教授,曾任哈佛大学女性研究委员会主任、美国现代语言学会委员以及美国比较文学协会主席,研究领域主要为法国文学、性别、文化研究等。苏莱曼教授著述颇丰,其中包括《不良意图:性别、政治与前卫派》、《布达佩斯日记》,编著有《流放与创造性》、《西方文化中的女性身体》等。她曾获得过多项研究基金的资助,其中包括古根海姆基金、洛克菲勒人文基金以及NEH基金等。
本篇系哈佛大学苏珊·苏莱曼教授应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邀请,作的题为“二战后法国犹太遗孤与犹太身份问题”的讲座。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二战期间犹太人的创伤与遭遇、战后犹太遗孤的身份认同与创伤书写等情况。
原文 :《苏珊·苏莱曼:沉默的创伤记忆》
演讲者| 哈佛大学 苏珊 ·苏莱曼
编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姚建彬 贾彦芹
图片 |网络
法国犹太遗孤的相似经历
苏莱曼教授讨论的内容是二战中法国的犹太儿童所受的创伤,他们在成人后对这段记忆的讲述,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犹太身份,以及战后法国对犹太人遭遇的集体记忆和言说,凡此种种,构成了一种别样的文学史。
苏莱曼在其《记忆危机与二战》一书中用最长的一章节书写了二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儿童。尽管他们尚未成年,对战争记忆少而且残缺,但是他们所受的创伤却很严重,因此,研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怎样以文学的形式去讲述这段历史记忆就十分有意义。更具体地说,苏莱曼关注的是战争中丧失单亲或双亲的孤儿,他们的父母大多被遣送到集中营,其后在那里惨遭杀害,只有少数幸存。苏莱曼以法国犹太儿童在二战中所遭受的创伤和经历为例,对这种独特的创伤文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
据学者研究,二战结束时,法国的犹太孤儿大约有一万名。这些犹太孤儿虽然在法国出生,但其父母大多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东欧移民到法国的贫苦犹太人。当然,这些法国犹太孤儿的父母中也有少数是来自富裕的中产阶级移民家庭,还有极少一部分来自于在法国定居多年的老犹太裔家庭。二战结束几年之内,这一批儿童有的离开法国,迁移到了其他国家,如美国、以色列、加拿大,但是大部分人还是留在了法国。令人称奇的是,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在长大后都成了颇具声名、甚至是世界有名的作家、出版商、知识分子及公众人物等。苏莱曼以他们所撰写的纪录其童年经历的自传性书籍和文章为基础,来探讨他们是如何在各自的书中描述自己的童年经历的。一方面,这些人并不是典型的犹太遗孤,因为大多数遗孤都是普通人,没有成名。另一方面,最近二三十年以来,普通犹太遗孤也被邀请去做了很多的见证,他们的诉说被作为历史文献保存下来。因此,虽然这些二战犹太遗孤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但对于有名的和普通的犹太遗孤来说,他们却有着很相似的一段记忆。
当时大多数遗孤都是通过隐藏在某个地方而幸存下来的,在躲藏期间,他们与自己的父母有着或长期或短期的分离。同时,他们还必须通过使用化名、假装自己不是犹太人,甚至假装自己是基督徒或其他教徒来隐藏自己的犹太身份。这种躲藏和伪装经历,当然会对这些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尽管在每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不一样。有些表现得非常强烈,他们认为自己当时连那样的痛苦都能忍受,这个世界上便没有什么事情是让他害怕的;也有些孩子的反应恰恰相反,他们觉得自己虽然活下来了,而父母却死去了,会因此质疑是否是自己造成了父母的离世,所以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父母的死亡而深感自责,更严重者甚至质疑自己是否值得继续活下去。另外,与父母分离时的年龄也与他们所受的心理影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三四岁的儿童与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对当时的记忆以及感受都会有很大的不同,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虽然都是孩子,而不是成年人,但是都被迫迅速成人,被迫过早地承担起成人的责任,比如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照顾自己。他们从来就不能享受通常条件下父母提供给孩子的安全稳定环境。再则,虽然长久以来,犹太儿童的创伤一直是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但这些学者仅仅关注这些儿童是否隐藏这个现象,对这些儿童的情况并不加以区分,也不经常把孤儿单独拿出来讨论。要知道,当时躲藏起来的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大多与陌生人生活在一起。
长久的沉默
这些法国犹太遗孤在战后的人生中有着另一个共同点,即他们从来不对任何人讲述自己的经历,即使对有相似经历的人也是一样。1945年,伊丽莎白·吉尔七岁那年,她的父亲被逮捕,而她则被送往农家寄养,后来终于能与妈妈团聚,但是爸爸却被戕害了。她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发表了自传性小说,而她真正的个人回忆录直到2007年才出版。在这本书中,她讲到小时候去露营时,遇到许多有过相似童年经历的小伙伴,但是她们彼此间从来不谈这些事件。在谈及原因时,她说:“或许,我们从未认为自己的经历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在这里人人都经历过。”于是,她直到自己都成了祖母了,才向其他人讲起那段历史。
很多人对自己的经历在保持了多年的沉默后才开始讲述。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些遗孤在成年之后不想回头,只想往前看,在他们看来,回忆过去只能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绝望。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当时,这些儿童年龄太小,没有能力去表述或者记录下发生的一切,但当他们成年以后,人们已经对他们的经历不感兴趣了。要知道,战争刚结束时大家还有兴趣去谈论他们的经历,后来就逐渐忘却了。更重要的是,这批儿童也想要忘掉过去,重新开始生活。一个例子是,出生于1937年的一位神经心理学教授,对儿童如何在创伤中求生存非常感兴趣,这当然也与他自己的个人经历有关。他5岁时,父母被送往集中营,他是靠别人帮助以及自己的智慧才存活下来。因此,他很小就学会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他认为,往前看、不回忆是一种求生存的应对策略,也是一种防止自己产生抑郁感、无助感的预防措施。他还谈到“韧性”这样一种心理现象。按照这位心理学教授的解释,一个有“韧性”的儿童是指,你把他击倒,他还会像不倒翁一样很快站起来。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韧性”指的是,即使有些人遭受过重大的心理创伤,他们仍然能够回到正常生活中,过正常的生活。但是,也有些人虽然活着,心却绝望了,无法过正常的生活。
充满悖论的犹太身份
法国犹太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在二战期间所遭受的创伤,以及这些犹太遗孤在战后的创伤、创伤书写中所表现出的种种情形,也暴露出犹太人自身与其犹太身份的冲突性。具体地说就是,法国犹太遗孤的创伤书写,直接涉及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犹太身份。整个19世纪以及后来,犹太人在被当地社会同化之后,他们都一直在寻找一种群体归属感。到底他们是犹太人还是德国人?他们能不再做犹太人吗?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于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群落里,并未得到解决。
人人皆知,大屠杀对犹太人群体来说是悲剧性的,那么其悲剧性具体表现在哪里?有些犹太人已经决定了他们想要舍弃自己的犹太身份,不再信犹太教;有些已被同化,改信了其他宗教。但是无论这些人作出了怎样的选择,纳粹根本没有去考虑这些,他们认为犹太人的身份是不会改变的。对犹太儿童来说,这个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前文已经提及,这些二战犹太遗孤在躲藏的时候必须隐藏自己的犹太身份。然而矛盾的是,对那些来自被同化家庭的犹太儿童而言,他们根本就对自己的犹太身份没有任何概念。因此,在被告知必须否认自己的犹太身份时,他们否认的其实是一个自己从不具有、也对其没有任何认同感的身份。正因如此,他们自己的身份认同就是充满矛盾的。著名的犹太裔律师克赖斯·菲尔德一直致力于整理犹太人受迫害的历史材料。他本人也是一名犹太遗孤,在他的童年里,他从不认为自己是犹太人,也不能理解犹太身份到底代表着什么。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清楚得很,自己之所以被搜捕,就是因为我的犹太身份,而非我的罗马尼亚国籍。但是,做一个犹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那一定与我的过去,我们的过去有关。我父母远在尼斯的朋友们是来自中欧的犹太人,他们讲外语。我却没有任何的负罪。在上述回忆录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些二战遗孤对于犹太身份和犹太家庭的自我冲突、自我分裂。
前面谈到了法国二战犹太遗孤作为个体对二战记忆的沉默。其实,这种局面与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关于二战中犹太问题的国家记忆有关。之所以有很多人沉默了很久才开始谈论自己的二战经历,是因为法国政府在二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提起这段沉痛的往事。这当然同许多历史因素有关。直到20世纪60年代,法国二战犹太遗孤对二战记忆保持沉默的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首先,进入70年代以后,法国的犹太人和一些历史学家更是开始探讨维希傀儡政府掌权时候的那段历史,以及该政府所作所为的方方面面,对他们与纳粹的合作也不再避谈。自此开始,法国的犹太人才正式开始挖掘自身的犹太记忆,并且组织讨论会和见证会,对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历史真相展开讨论。其次,其他一些历史因素也促进了这段公共话语的探讨。20世纪70年代,大批犹太移民从北非涌入法国。一方面,这些移民没有法国犹太人在二战中的创伤经历;另一方面,他们又很愿意公开彰显自己的犹太身份。再次,第三次中东战争也是打破沉默局面的因素之一。当时的舆论导向是,以色列在为自己的民族国家存亡而战,这就激起了许多犹太民众的民族情绪,因为他们不愿意犹太就此亡国。最后,当时流行的有关身份政治的文化讨论也加剧了犹太人对于二战创伤记忆的书写和对自身身份的探讨,这一潮流不仅在犹太群体,而且在其他少数族裔群体中也都十分盛行。在战争中丧失父母的犹太遗孤将父母的死因归结于自己的犹太身份,这其实是长久以来,少数族裔对自我身份的一种极端性表现。
(根据哈佛大学苏珊·苏莱曼教授的演讲稿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341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反思 | 何为“文化”的启蒙和责任?
演讲台 | J. 希利斯·米勒:文学在今天是否重要?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www.shekebao.com.cn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9020.html